7.千裏大逃亡(第2/2頁)

大家橫七豎八地躺臥在雜草叢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說話。

凜冽的寒風中,又面臨著饑餓的折磨,他們第一次真切地感覺到距離死神竟是這麽近!

有人想,這個時候,如果能喝上一碗熱熱的小米粥,該多麽幸福啊!

然而,冷酷的現實告訴他,這只能是奢求!

劉秀非常現實地對大家說,既然大家都走不動了,那就躺一會兒,但千萬不要睡死,明天一早就趕路。

隨著夜色一起降臨的,還有夜露、寒霜。

太餓了,太困了。

只有體驗過這種滋味的人,才能真正理解“饑寒交迫”一詞所描述的痛苦。

也不知過了多久,劉秀在迷迷糊糊中聞到了一縷誘人的香味。

這種香味越來越濃烈,越來越攝人心魄!

劉秀徹底醒了,他發現,有人跪在他身旁。

他擦了擦眼睛,一看,是馮異。

馮異在輕輕呼喚著他,跪在馮異後面的,是鄧禹、賈復、銚期、王霸……

大家全都醒了。

原來馮異不知從哪裏弄來了一罐豆粥!

不錯,就是豆粥,還冒著騰騰熱氣呢。

劉秀一骨碌爬了起來,用力掐了自己一把,確定這不是做夢,不由得又驚又喜,好你個馮異馮公孫(注:馮異字公孫)!真有你的!

他招呼大家從車上取出用餐器皿,分而食之。

這一頓粥,對逃難人員來說,堪稱這輩子嘗過的最美味的食物。

第二天啟程前,劉秀還回味猶甘,對著大家說:“昨得公孫豆粥,饑寒俱解。”

劉秀一行人馬不停蹄,末路狂奔。

史稱他們“晨夜兼行,蒙犯霜雪,天時寒,面皆破裂”。

過了滹沱河,來到下博城西,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三岔路口,該往哪個路口走呢?

就在他們惶惑之際,一個白衣老人像是從地裏鉆出來一樣,站在他們面前,指路說:“信都郡的人依舊忠於大漢!他們在為長安朝廷守城!由此往南走八十裏路,即可到達!”

劉秀往南逃亡,其實目的並不是回長安。

雖然他的身份是劉玄冊封的“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但一旦回到長安,就等於在河北白白兜了一圈,又回到原地,重新被劉玄控制。

所以在逃亡過程中,淒淒惶惶,不知將歸何處。

現在的整個河北,基本都歸附了王郎,他們更是看不到任何出路。

突然聽說還有一個信都郡(今河北衡水西南)打著大漢的旗號在苦苦支撐,不亞於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信都!信都!除了信都,我已別無選擇!

到了信都,我就可以亮出我“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的身份,將信都的指揮權奪過來,以信都為根據地,在亂世中站穩腳跟!

喜出望外的劉秀當下不再遲疑,領著鄧禹、馮異等人往信都飛馳而去。

信都太守姓任,名光,字伯卿,是一個不屈不撓的鐵骨男兒。

任光是南陽宛城人,算起來,還是劉秀的同鄉。

其少時便忠厚誠實,為鄉裏所愛。稍長,到鄉裏擔任一個“嗇夫”的小職,後被拔擢為宛城郡的府衙小吏。

劉玄更始元年(王莽地皇四年)六月,劉 迫降了宛城郡守,任光被劉玄擢為偏將軍,往發昆陽。

而昆陽城下,劉秀以三千人已擊敗王尋、王邑四十三萬大軍。

任光親眼目睹了劉秀的赫赫兵威,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在,他受封為信都太守,在河北郡國均降王郎的背景下,他寧死不降,與信都都尉李忠、信都令萬修、功曹阮況、五官掾郭唐等人同心固守。聽說劉秀來了,高興得連鞋也來不及穿,匆匆跑到城外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