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這個女人不尋常(第2/2頁)

她提倡德化,將不合典禮的各地祠官全部罷省。

又提倡節儉,減宮內服禦衣物,嚴格控制稻米粱肉的消費,其本人的日常飲食,早晚僅一個肉菜,非常節儉。上林苑中用以玩樂的鷹犬統統斥賣,蜀、廣漢二郡特供的器物一律叫停,宮中的奢侈擺設大量取消;離宮別館儲存的米面、柴薪,也全部省去。

在她的倡導下,宮中每年節省費用數千萬。

對於宮中侍女,她經常親自閱視,曾一次放還了五六百人。

對於各地郡國的朝貢獻納,她也減免過半。州、郡但凡遭遇天災人禍的,一律減免田租。

所有的這些,讓她贏得了無數贊揚的聲音。

永初三年(公元109年)秋天,她患上了一場重病。

身邊的人紛紛為她祈禱上蒼,願代她去死。

她知道了,很不高興,命令大家只可祈福,不要妄生不祥之言。

在刑獄上,她精明體察,常能破除冤情。

在學術上,她白天上朝聽政,處理國事,夜晚則誦讀經史,孜孜不倦,還曾特選大儒劉珍與博士良史等五十余人,在東觀校讎五經、諸史,並委任宦官蔡倫典掌其事。

在用人上,大力任用許多名士如何熙、李郃、陶敦、楊震、朱寵、陳禪等人。

當然,作為一名女性,她不便走出台前,只能隱身於後宮,在許多工作的處理上,不得不借助於自己娘家的兄弟。

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兄長鄧騭任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儀同三司的設置即始於鄧騭)輔政,此後又為晉升大將軍,常留禁中,太後常與之共議國是。其他的兄弟如鄧悝、鄧弘、鄧閶等亦居官封侯,成為鄧太後不可或缺的政治助手。

鄧氏一門也因此一躍而成東漢歷史上最為貴寵的外戚,史稱“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

但和當年的竇皇後不同,鄧太後能鑒戒歷史的經驗,她雖然倚重外戚,卻對外戚加以束約,牢牢抓住大權,不受他人挾制。

她屢屢詔告京師一帶各長官,要他們嚴厲約束鄧氏家族,如有犯錯者,法不容情。同時,她還創辦了一所官學,以教授經書,專門下詔征召和帝之弟濟北王、河間王五歲以上的子女四十余人,以及鄧氏近親子孫三十余人入學,並親自督導,防止其子弟們生活過於驕逸。

而正是她注意“檢敕宗族”,宗族成員也因此潔身自好,“闔門靜居”。

鄧騭等外戚亦多恭順節儉,力謀為國,因此外戚並未成為禍患。

總之,在鄧太後臨朝稱制的十幾年時間裏,雖然各種禍患接連不斷,但鄧太後都以她超人的智慧和才識采取了相應措施,將之一一化解。

就單單拿劉祜登基那年來說,全國範圍內就有18個郡國發生了地震,41個郡國發生了水災,28個郡國受風暴和冰雹的襲擊。

次年,又有23個郡國發生了地震,36個郡國發生了水災,下冰雹,人民困苦不堪。而在太後的勤勉下,社會經濟雖然飽受天災的打擊,卻仍能化險為夷,順利復蘇,史稱“天下復平,歲還豐穰”。

事實上,對鄧太後來說,她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天災,而是人禍。

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西北部的羌人趁南匈奴叛亂之際,悍然起兵,大舉攻掠並州(今山西省太原市)和涼州(今甘肅省河西走廊一帶),形勢極其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