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張仲景與《傷寒雜病論》(第2/2頁)

書誕生之時,紙張尚未大量投入使用,印刷術也還沒有發明,其傳播只能靠人工手抄,很難流傳。

經過三國幾十年動亂,書本幾乎失傳。

幸而,晉朝有一位名叫王叔和的太醫令,他偶然見到了這本書的部分斷簡殘章,對上面介紹的病方大為驚嘆,便利用自己太醫令的身份全力挖掘其散落在民間的各種抄本。

老天有眼,在他的搜集和搶救之下,終於找全了書中所載的“傷寒”部分!

王叔和趕緊加以整理,命名為《傷寒論》。《傷寒論》十卷、著論二十二篇、三百九十八法、一百一十三方,論述了傷寒等外感熱性病的病理、診斷、治療及用藥。總計五萬余字。好險,好險!

這段經歷,讓一千多年後的清代名醫徐大椿也不由得捏了把汗,稱道:“苟無叔和,焉有此書。”

《傷寒論》是有了,但《傷寒雜病論》中關於“雜病”的部分似乎永遠地沉沒到歷史的長河中去了,王叔和再也沒有找到它的蹤跡。

經過王叔和整理出的《傷寒論》逐漸在民間流傳,受到了歷代醫家推崇。

南北朝名醫陶弘景就推崇備至地說:“惟張仲景一部,最為眾方之祖。”

讓《傷寒雜病論》中關於“雜病”的部分得以重見天日的大功臣是北宋一個名叫王洙的翰林學士。

某天,王洙在翰林院的書庫裏發現了一本被蟲蛀了的竹簡,其名為《金匱玉函要略方論》。

通過閱讀,他發現,該書的部分內容與《傷寒論》相似,另一部分,是論述雜病的!

暈!《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到底是不是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呢?

經名醫林億、孫奇等人拿《傷寒論》與《金匱玉函要略方論》對照,確認《金匱要略》就是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其不過更名刊行而已。

《金匱要略》六卷二十五篇,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皮膚科等四十多種雜病的治療方法一百三十九條、二百六十二方,以臟腑經絡學說作為基本論點,重視內臟間的整體聯系性,強調保持人體的正氣,同時也不忽視去邪。至此,《傷寒雜病論》的“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得以結合保存。

通過對《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的校訂,刪除裏面的重復藥方,兩本書共載藥方269個、用藥214味,基本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其所記載的人工呼吸、藥物灌腸和膽道蛔蟲治療方法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在醫書上的文獻。

《傷寒雜病論》因此與《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並稱“中醫四大經典”。

但相對而言,《傷寒雜病論》又比其他三部的貢獻更大,在成書兩千年的時間裏,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醫家,被公認為中國醫學方書的鼻祖,並被學術界譽為講究辯證論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響的臨床經典著作,因而成為了後世業醫者必修之書。(時至今日,其仍舊是我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

《傷寒雜病論》不僅是我國歷代醫家必修的科目,還傳播到海外,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等國。就拿日本來說,現在他們還對張仲景方特別青睞,其國內很多著名的中藥制藥工廠中,傷寒方占絕大部分。

實際上,《傷寒雜病論》所列藥方雖歷經千年,卻一點也不落伍,現代中醫每遇上疑難病症,仍通過查閱書上所載,依法施用,屢有奇效。

據統計,歷史上曾有四五百位學者對《傷寒雜病論》的理論方藥進行探索,留下了近千種專著、專論,從而形成了中醫學術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