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胡笳十八拍(第3/3頁)

曹操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奈何?”

蔡文姬說:“明公您馬廄裏的好馬成千上萬,勇猛的士卒不可勝數,還吝惜一匹快馬來拯救一條垂死的生命嗎?”

曹操被她的話感動,於是派人追回文書赦免了董祀的罪。

時值隆冬,曹操看到蔡文姬衣著寒酸,便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

曹操原本也是一個大文學家,對書特別鐘情,一次閑談中,流露出對蔡文姬家中原來藏書的羨慕之情。

蔡文姬告訴他,自己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

曹操大感失望。

蔡文姬就安慰他說,雖然書卷大多散佚,但自己應該還能背得出三四百篇。

曹操喜出望外,立即說:“既然如此,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

蔡文姬惶恐答道:“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

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了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

曹操把蔡文姬接回,可謂為保存古代文化做了一件好事。

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董祀從鬼門關裏轉了一圈回來,很多事情想通了,看問題也看得開了。

他知道,這次如果不是妻子拼死相救,明年春天自己墳頭上的草一定長得好高好高。

感念妻子的救命之恩,他重新審視上天安排給自己的這段姻緣,慢慢改變了對蔡文姬的看法,在感情上有了很大的轉變,開始欣賞和疼愛起面前這個女人了。

他和蔡文姬戡破了紅塵,溯洛水而上,在林木繁茂的山麓中隱居起來。

夫妻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相傳,董祀還把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改編為以胡琴和箏來彈奏。

蔡文姬感傷亂離,追懷悲憤,還作長詩二章。

其《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在1987年國際天文組織正式公布的第一批水星環形山名字中,有15個環形山用了中國人的名字,其中有一個命名為“蔡琰(蔡文姬)環形山”。

曹操曾經專門去拜訪他們,這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見面。

這之後不久,曹操就掛了。

曹操的兒子曹丕接替了他的事業。

曹丕效仿王莽,逼迫劉協獻出帝位。

至此,曾經威武綻放的煌煌大東漢正式宣告終結。

曹丕史稱魏文帝,而劉協史稱漢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