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靖海計劃(第3/4頁)

這位被李默稱為天才,上次又被臭罵一頓的軍艦設計師,已經徹底被李大少爺折服了,也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麽比唐曉罵得更慘了!看看人家,簡直就是激進到了變態!這才是天才!

這些數據,直接讓會議室炸開了鍋,就連不太懂軍艦的李恩富,也覺得現在就造這麽大的軍艦太冒險了,還不如按照之前龍國章說的,建造一批三到四千噸的巡洋艦。而其他人更忘記了這是李大少爺作總體安排設計出來的軍艦,直接開噴。

艦型倒是沒什麽,有了試驗艦在前面撐著,總比瞎摸索好,但猛地放大一倍,心裏還是有些打鼓。何況夏威夷船廠目前造過的最大船舶也不過是六千噸的貨輪,如今一下子要上萬噸級軍艦,誰也不敢拍胸脯保證。而且大量火炮都堆砌在上層甲板,使得水面以上的船體重量猛增,這對於穩定性是個極大的考驗!

如果說上萬噸級大小的軍艦還能咬牙試試的話,那麽在航速上,則成了其他人重點攻擊的目標!一萬噸級戰艦,即使采用了新船型,要達到24節航速也需要近三萬馬力,根本不是目前還處於研發狀態,極不穩定的蒸汽輪機可以辦到的。

要知道僅僅這半年,實驗艦裝備的蒸汽輪機就已經罷工數次了,其中一台更是在不久前直接報廢,使唐曉不得不派拖船把試驗中的軍艦拖回來。

而且要維持24節的高航速,還有個最大的制約,那就是主軸!

此時戰艦主軸采用的都是高強度鎳鋼,質量雖然不錯,但不耐熱,時間一長就容易過熱變形,像決心級這樣的重巡,號稱時速21節,實際上21節只能維持半個小時,就算降低為18節,也只能維持4小時左右,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以12節左右慢速航行。

但李大少爺卻有自己的打算,李氏動力試驗室三年前就已經立項大型汽輪機項目,並且在半年前第一批兩台就已經安裝到了實驗艦上測試。從數據來看,的確沒有達到設計要求,而且故障率太高,無論是實際功率,還是穩定性都很差。可經過他不久前的實地考察和了解後發現,造成這個原因並非是因為設計缺陷,問題是出在加工上。

畢竟檀香山底子薄,重工業這個東西可不是光靠錢就能砸出來的,但工藝上也不是沒辦法改進,只要花時間認真雕琢也是可以取得突破的,何況造艦時動力系統安裝總是滯後的,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改進,在他看來已經足夠了!

至於主軸發熱,那更好辦了,特種鋼實驗室已經在硬度和耐熱性更強的鎢錳合金鋼上取得了突破,完全可以滿足長時間高航速的需要,即使達不到連續24節,起碼連續20節以上是沒問題的,要做的只是從實驗室拿出來,以最快速度工程化而已。

最後剩下的就是火力系統了,和皮埃爾兩眼發光緊握拳頭不同,以陳平為首的海軍軍官們個個搖頭,表示不滿!

這種不滿並非針對皮埃爾和他艦炮設計團隊,畢竟檀香山底子太薄,要想這麽快拿出大口徑火炮的確是為難他們了,但用152毫米口徑做主炮,所有人都毫無信心。

除此之外,三聯裝火炮的提出者,意大利人皮埃爾雖然早在去年初就被聘為檀香山首席火炮專家,他的第一門三聯裝76毫米實驗炮也通過了測試,而且那時李默還親自解決了三聯裝火炮最被人詬病,也是最終被意大利海軍否決的散射問題,在中間那門炮上安裝一個0.2秒延遲器的設計,當時還被所有人譽為神來之筆。

但解決了精度,不代表就可以使用,三聯裝火炮畢竟是新玩意,沒接受過實戰檢驗,何況現在實驗的76毫米炮和152毫米炮在結構上,重量上都不相符,要在短短兩年時間內拿出全新的三聯裝152毫米火炮,壓力實在太大,一旦趕不上進度,將造成整個靖海計劃的延誤,造成重大損失。

所以說他們還是建議看看能不能購買一些雙聯裝203毫米火炮,雖然技術最好的英國人關上了大門,德國人因為口徑不同暫不考慮外,意大利和奧匈都有203毫米火炮技術,而且意大利人不久前還初步同意出售大口徑全部艦炮技術,即便是沒法立即工程化,也可以買些回來應急!

要知道日本這次的訂購的重巡主炮可都是按照壓倒決心級來建造的,采用的都是45倍口徑203毫米主炮,甚至在法國開造的那艘重巡上面,還安裝了10英寸254毫米雙聯裝主炮。

自己這邊用152毫米,這不是明顯吃虧嗎?

在此問題上,李大少爺再一次力排眾議,乾綱獨斷,根本不給陳平等大炮主義者機會,首先告訴他們,自己要造的是輕巡洋艦,而不是戰列艦,本來就是輔助艦隊本陣的。

“萬噸級輕巡洋艦?!”陳平等人咂舌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