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苦命的好人秦末帝子嬰(第3/5頁)

自從胡亥死了以後,雖然秦國對外作戰每況愈下,可趙高在皇宮內的權勢,卻是蒸蒸日上。這時候的鹹陽王公,凡是手裏有點兵的,掌點權的,不是趙高的親戚,就是趙高的宗族。眼看著起義軍一天天逼近,跑是沒地方跑了,立個大王出來,起義軍真來了,到時候把人一交拉倒。

這就是趙高的如意算盤,小人是從來不缺的,他一個宦官,起義軍來了未必殺他,但子嬰可就不一樣了,他是根正苗紅的秦國宗室,留著就是威脅。肯定一刀宰了,到時候我多配合配合,沒準還能在新政權裏混個一官半職。

但是趙高千算萬算,卻漏算了一個人:子嬰。在趙高眼裏,子嬰不過是個傀儡,自己說什麽他就聽著,沒什麽好擔心的。但是趙高忘了,當年胡亥大肆清洗宗族,那麽多兄弟姐妹都幹掉了,憑什麽這個子嬰能活下來。包括蒙恬的事情,胡亥當時鐵了心要殺掉蒙家哥倆,誰說情誰倒黴,憑什麽還是這個子嬰,說了情雖然胡亥不聽,卻也沒拿他怎麽著。一個能在宮廷血雨腥風裏成功活下來的人,肯定是有幾把刷子的。

子嬰這個人,《史記》上的記錄只有寥寥幾筆,但是《通志•秦記》上卻寫明:“子嬰父子頗有賢德,百姓甚愛之。”也就是說,子嬰這一家的名聲,在當時還是非常好的。從秦始皇到秦二世,他一直是個非常低調的人。但低調不代表不說話,《通志》上說,關中鬧災的時候,他曾經拿出自家的錢糧出來賑濟。後來趙高當權,有大臣得罪了趙高,他還經常出面說情。在趙高的眼裏,子嬰只是個膽小怕事的好好先生,因此對他也不怎麽待見。按照趙高的如意算盤,立子嬰當王,如果函谷關守得住,就繼續操縱秦國大政,如果守不住,到時候就投降。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認定,當時趙高已經派人聯絡項羽,打算把整個秦國王室送上做厚禮。以項羽沒腦筋的表現,對趙高很可能會接納的。

在被趙高擁立的早期,子嬰的表現很好,見了趙高很客氣,就像胡亥死之前那樣,還是該咋地咋地,趙高試探了幾次,也就放心了。他作出判斷,這個子嬰會是一個更容易操縱的木偶。表面上看,子嬰似乎也沒有辦法,宮裏宮外都是趙高的人,你能咋地。

不對,還是有一個機會的,也許是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這個機會的名字,叫祭祀宗廟。

按照秦國家族的祖制,新君即位,必須要在宗廟舉行祭祀儀式的,雖然現在家境慘淡了點,還到底不能對不起祖宗,該走過場還是要走過場。只有祭祀儀式舉行過了,才算是正式接班。

所以這些日子,趙高一直張羅著祭祀宗廟的事情,請柬發下去了,排場要搞得隆重點,就當是沖喜了。但是趙高卻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他剛找的這位子嬰傀儡,最近好像犯了驚嚇病,天天臉色蒼白,走路哆哆嗦嗦,看見當兵的就腿腳發軟。八成是前線老是壞消息,嚇著了。

趙高卻不幹了,你這個窩囊廢嚇成什麽樣我不管,可事你得給我幹了啊。接班你得接,接了我就省事了。接完班了,你嚇成白癡我也不管,但現在不行,你得趕快把這流程過了。所以趙高想了好多辦法,軟的也用了,硬的也用了,可子嬰咬死了牙就是不來,我真的嚇病了,您就晚兩天不行嗎?

趙高生氣了,晚兩天?晚兩天人家就打到家門口來了,不行,立刻,馬上,來宗廟祭祀,給我接班。子嬰也很生氣,我都病成這樣了,你就不能講點人道主義嗎?反正我是來不了,你看著辦,兩家拉鋸了半天,事情就這麽僵住了。

這時候趙高身邊的一個宦官說話了,這個宦官叫韓談,多年來老實巴交的,一直是趙高的親信。韓談勸趙高:“這小子一副慫樣,您親自過去嚇唬他兩聲,看他還敢不來?”趙高恍然大悟,對啊,這兩天老子正憋著火呢,走,正好罵罵他出出氣。趙高雄糾糾氣昂昂地和韓談一起進來子嬰所住的齋宮。“我說這個子嬰啊,你怎麽著啊,還讓我擡轎子請你啊。”趙高正打著腹稿呢,醞釀著怎麽擺出威風教育子嬰一頓,卻突然發現不對,眼前這關子嬰,一點病樣子都沒有,臉色紅潤得很,一看就是好吃好睡。再回頭一看,旁邊的韓談,竟然抄出一把家夥來,趙高這才明白,上當了。

子嬰早就想除掉趙高了,韓談就是他的內應,而且是他早就安排在趙高身邊了,非常鐵杆的內應,先示弱麻痹,再找借口把他引來,最後在自己屋裏一刀幹掉!收工。

這位秦末第一權閹就這樣結束了惡貫滿盈的一生,在他一輩子裏,坑死了扶蘇,逼死了蒙恬,連法家宗師李斯都敗在他手裏,臨了臨了,卻讓這個叫子嬰的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