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唐王朝的開疆拓土(第4/5頁)

就這樣,在公元635年之前,吐谷渾來了跑,跑了來,反反復復幾次,把唐朝邊將折騰得直憋氣。尤其是公元634年,李世民先是委派段世軒征討吐谷渾,段世軒也算個名將,可到達後,吐谷渾早跑得無影無蹤,分路追擊卻找不到影子,等段世軒一撤,吐谷渾又大舉劫掠肅州,勞而無功下,李世民一跺腳:換人!換來的人,就是此時已經退休歸家,當年曾經大破突厥的名將李靖。

公元634年十二月,李靖以西海道總管的身份,統帥12萬大軍來到甘肅,吐谷渾還是拿出了他們的“法寶”——跑,撒腿溜之大吉。唐軍大舉追擊,李道宗部在青海湖東南大破吐谷渾。但是吐谷渾主力尤在,更抱定了唐軍不敢深入追擊的想法,但吐谷渾忘記了:李靖最大的特點,就是直搗黃龍,既然打,就要往死裏打。結果,唐軍出人意料地發動行動,先以契苾何力的突厥軍包圍祁連山,斷掉了吐谷渾逃跑的後路。接著唐軍不顧人困馬乏,在青海草原上進行長途急行軍,在渺無人煙的大草原上跋涉2000裏,終於在青海苦海捕捉到了吐谷渾主力。這支勞師襲遠的唐軍,竟然迸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將一直在此地養精蓄銳的吐谷渾軍打得大敗。吐谷渾可汗俯允奪路而逃,準備經塔克拉瑪幹沙漠逃奔西域。但唐軍是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長途奔襲的唐軍依然死死追擊,甚至到了全軍斷水的地步。李靖命令部隊殺馬喝馬血充饑,卻絲毫不放松追擊的腳步。

最終,在青海突倫川,唐軍追上了吐谷渾軍主力,一場大戰再次擊潰之,走投無路的俯允上吊身亡,雄踞河西走廊的吐谷渾汗國至此滅亡。此後,唐軍冊封俯允之子慕容順為可汗,吐谷渾和突厥一樣,成為了唐朝忠誠的藩屬。這場戰爭對於之後唐王朝平定西突厥,拓通西域有著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原本是戰爭前沿的甘肅隴右地區,從此可以免受吐谷渾劫掠之苦,以飛快的速度發展起來,唐朝諺語“天下富,出隴右”,正是緣起於此。

在唐朝西進的過程中,下一個被解決掉的,是高昌。比起吐谷渾來,高昌不是一個強大的政權,卻是一個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政權,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沒有實力,卻比上面幾位都囂張的政權。

高昌國,位於今天新疆吐魯番西南,是中原王朝進入西域的門戶。早在漢朝的時候,這裏就是漢朝西域大軍屯墾戍邊的所在地。而後幾經變遷,當地居民以漢族為主,兼有西域各少數民族,是西域諸國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唐朝時期,高昌國的國王是漢人鞠文泰。因為同是漢人,所以高昌與中原的關系,在唐朝建立初期就非常密切。李世民登基時,高昌曾派使節朝賀,唐王朝給予了高規格的接待。但是短暫的蜜月期後,矛盾發生了。

此時西域最強的勢力,莫過於西突厥,而作為夾在西突厥與唐王朝之間的政權,高昌國的立場也左右搖擺,總想利用雙方的矛盾換取最大利益。到了公元639年,高昌國王鞠文泰幹脆投靠了西突厥,並且在西突厥的支持下四處擴張,這下惹怒了唐朝。李世民先派使者質問鞠文泰,沒想到鞠文泰態度更強硬,竟然警告唐朝不要管閑事。之所以如此囂張,一方面因為西突厥的威逼利誘,另一方面也是鞠文泰自己自我感覺良好。鞠文泰曾經在隋朝、唐朝兩朝都到長安朝拜,他對部下說過,唐朝並沒有隋朝強大,但鞠文泰忘了,他來朝拜李世民的日子,是大唐百廢待興的貞觀元年,老腦筋看問題,後果很要命。

要命的事情來了。公元640年,唐朝發動20萬大軍遠征高昌,可出了兵,才發現鞠文泰囂張的另一個原因,高昌國距離中原路途遙遠,補給不便,比吐谷渾的戰線還漫長,20萬大軍別說打仗,吃喝拉撒都是問題。等到了高昌國,高昌又是漢人政權,城防堅固,拖也給拖死了。這就是鞠文泰的如意算盤,可唐朝能讓他得逞嗎?

唐朝這次的主將,是行軍總管侯君集,他帶給高昌的,是一場另類的軍事表演——田徑表演。

這次唐軍不但讓高昌明白他們能打,更能跑。從發兵開始,唐朝就急行軍,如果說打吐谷渾拼的是短跑,那麽打高昌拼的就是長跑。唐軍進入西域沙漠後,與高昌之間相隔的,就是赫赫有名的“死亡之海”羅布泊,不少將領主張繞道,侯君集卻很堅決,就從羅布泊穿過去,看看死的是誰!結果,20萬大唐鐵騎,開始了他們征戰生涯裏最艱難的一場長跑,沒有水源,沒有糧食,長途急行軍,更有隨時可能出現的沙塵暴。唐軍還是勇敢地走了下去,然後是酷熱、寒冷、缺水、沙塵暴,長達7個月的急行軍,20萬唐朝將士竟然奇跡般地穿過了羅布泊,而根據侯君集的奏報,僅陷於流沙的唐軍士兵,就多達5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