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誰幫武則天奪權(第3/5頁)

在這個過程裏,給武則天出力最多的兩個人,一個是前面的李義府,一個是後來追查長孫無忌案件的許敬宗。這兩個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會投機,都是出身寒門,身後的名聲也都是“奸臣”。說奸臣,一點都不冤枉李義府,他本人就是個偽善小人,人品也極其卑劣,“笑裏藏刀”的成語就是由他而來。後來他專好貪汙腐敗,與兒女合夥賣官鬻爵,各類官職明碼標價,僅借他母親病逝的機會,就收了200多萬錢的賄賂。但最後終於玩大了,在武則天皇後位置穩固後,因他臭名昭著,找了一條“謀反罪”,於公元666年被流放,死於流放路上。

而另一個“貳臣”許敬宗就值得商榷了。廢後期間,他是緊跟著李義府上奏的人,為人最擅長見風使舵。廢後之爭白熱化期間,唐高宗特意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可以說是廢後事件的直接執行者,後來長孫無忌倒黴,也是他窮追猛打的結果,在武則天奪權的道路上,他可以說是開路急先鋒。但這個人卻有另一面:隋末農民戰爭的時候,他和魏征一起是竇建德的謀士,後又一道被俘歸唐,魏征獲得重用後,曾多次大力舉薦他。貞觀年間,他做的最重要一件事就是修史,當時他是著作郎,貞觀一朝的實錄以及隋末農民戰爭的記錄,相當多都是他留下來的。如《隋書》《晉書》《太宗實錄》,皆出自他的手筆,今天依然是研究那段歷史的寶貴資料。他還曾跟隨唐太宗征討高句麗,受命起草詔書。

在唐高宗當政時期,受到重用的許敬宗,做得更多的還是文化工作,當然被詬病的也不少。比如他受命修《姓氏錄》,擡高武則天家族的地位,一直被人稱作小人。但是他的《姓氏錄》打破門第觀念,按照政績功勛來排定姓氏座次,卻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進步。從此以後,寒門子弟進入上流社會的大門徹底打開。他在做禮部尚書期間,改革科舉的選拔方法,鼓勵大批寒門學子參政,打破士家大族的壟斷,甚至建議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推廣文教,鼓勵少數民族部落子弟學習儒家文化,這對於唐王朝的統一和鞏固,都是有貢獻的。而且許敬宗為人“性謹慎,常掩僚屬之過” 。在當時的口碑,確實比李義府好太多。所以比起李義府最後被一腳踢開,他卻終生顯貴,於672年以太子少師身份善終。

如果武則天的親信,多是李義府這樣笑裏藏刀的,或者是許敬宗這樣見風使舵的,恐怕她也完成不了從尼姑——皇後——女皇的三級跳。事實上,武則天的一生沉浮裏,確實有許多才能卓著的“貳臣”輔助。

武則天能夠順利介入朝政,樹立自己的威望,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步步為營,而其中最關鍵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一場戰爭中的決策:公元661年的唐平高句麗之戰。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裏,唐朝原計劃先平高句麗的盟友百濟,再集中力量剿滅高句麗,卻不想百濟平而復叛,又聯合日本從朝鮮半島登陸夾擊唐軍,麥克阿瑟“臨川登陸”的妙筆,竟然在1000多年前就上演了。正在苦戰的唐軍,一下子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中。危局之下,唐高宗甚至一度想禦駕親征,卻被武則天勸阻,武則天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方案:唐朝組織海軍,渡海東征,從朝鮮半島登陸擊敗日本,保證戰役勝利。這個方案被不折不扣地執行了,然後,唐軍順利地平滅了高句麗,擊敗了日本,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至死念念不忘的心願。武則天的聲望也第一次鵲起,從此漸漸參與朝政,直到掌握政權。而在這場戰爭裏,武則天另一個貢獻,就是舉薦了一個人——劉仁軌。

這場戰爭爆發的時候,劉仁軌已經60歲了,但這卻是他第一次獨立指揮大規模戰役。這位老軍人從李淵時期就入伍參軍,到李世民在位的時候幹到了縣尉,卻因擅殺都尉差點被李世民處死,幸虧魏征說情才撿回一命。在李世民時代,他始終是縣丞一類的芝麻官,直到唐高宗登基後,才升任給事中,後來李義府被人告發,他公正處理,得罪了當時這位位高權重的“李貓”,雖被提升為山東刺史,卻因運送糧食的時候遭遇颶風,被李義府下獄,幸虧武則天說情,才免於一死。不久之後,高句麗戰事吃緊,劉仁軌得武則天舉薦,臨危受命渡海東征。

武則天賞識劉仁軌,是從劉仁軌做給事中開始的。當時的劉仁軌曾上《平高句麗五策疏》,提出了從遼東、山東水陸兩面夾擊高句麗的戰略。從那時起,武則天就認定了這位老將的能量,雖然此後劉仁軌得罪了武則天的心腹李義府,但武則天仍然舉薦了他。公元661年三月,劉仁軌出征,唐軍從錦江登陸,一舉擊破百濟軍的包圍圈,錦江一戰殲敵萬人,百濟聯手高句麗夾擊唐軍的計劃徹底破產。得勝後的唐軍又遇大雪酷寒,唐高宗聞訊,意圖讓劉仁軌趕快班師,劉仁軌卻堅決反對,認為現在班師會功虧一簣。果然不出劉仁軌所料,百濟隨後聯合日本,聯兵向唐軍發起反撲,劉仁軌當機立斷,率領水師抵達白江口,與日本艦隊相持,日軍此時有5萬多人,是唐軍的5倍,敵眾我寡下,劉仁軌先搶占江口,逼得日本水師400多艘戰船,只能擠在狹窄的河道裏,繼而發動火攻,5萬日軍登時陷入了一片火海,唐軍趁勢沖殺,一場大捷,殺得日本軍隊全軍覆沒。這場中國史書記載不多的戰役,是中日兩國歷史上第一次交兵——中日白江口之戰。也正因此戰失敗,此後的日本,對中國由侵略一度變成仰視,下死命向中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