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殺 戮(第4/5頁)

40

淩晨四時許,睡在東王府附近的這名愛爾蘭人和朋友被炮火聲驚醒,兩人馬上奔到臨街的大門口,街上布滿了秦日綱、韋昌輝的手下,他們不讓這兩個人出門。兩人等到天亮才能前往東王府,發現街上屍體橫陳——“盡是第二號人物的親兵、屬官、樂師、書吏和仆役”——軍隊大肆搜刮楊府,不到幾個時辰就“洗劫一空”。41

對洪秀全來說(對韋昌輝、秦日綱等人亦然),眼前的問題是如何處置六千余名東王余黨,其中有許多人都是在紫荊山就入教,遍布南京各處。他們一直是忠誠的拜上帝會眾,為時至少有五年以上,但是他們到底效忠的是楊秀清,還是洪秀全,這點並不清楚。可以冒險留待日後考察其行止,也可以來個一不做二不休。洪秀全在與北王等將領商量之後,決定不冒這個險。他們的計謀很陰毒,也很有效。天王頒布詔書,用語憤怒,斥責將楊府上下趕盡殺絕的血腥行徑,鎖拿北王韋昌輝、秦日綱,令之跪在天王府宮門前。天王府的宮女貼出一份長逾兩米的黃綢,以朱砂書寫,判兩人受五百大杖,這種酷刑當年在紫荊山是用來處置叛徒的。天王府的女官在府門前厲聲宣讀天王旨意,有些人在旁聆聽,但有些東王余黨則湊上前來看。東王余黨都被請來看北王受刑,地點設在天王府內。出入東王府向來不得帶兵刃,所以這次人人也把武器留在門外,坐在中庭兩側的長形大廳裏。韋秦兩人跪在天王府的外院,刑杖開始落在他們身上,東王余黨蜂擁上前,爭相觀看。等到東王余黨差不多到了,大小院門一齊關閉,杖擊也停止。楊秀清的余黨落入圈套,有如甕中之鱉。

那兩個西洋傭兵與守衛天王府前門的守衛在一起。這個愛爾蘭人後來敘述:

次日清晨,關押東王余黨的大廳門窗打開,一些炸藥包扔向被押的人群,而出口則守得滴水不漏。兵丁進了其中一座大廳,把被押者殺光,沒遇到什麽反抗。但在另一座大廳,被押者用廳墻和隔墻上的磚塊拼死抵抗了六個多小時才被殲滅。屠殺者除了用火槍之外,還丟了一枚兩磅重的葡萄彈——這些可憐蟲把上身的衣服扒掉,許多人是力竭而死。最後,第五位和第七位(韋昌輝和秦日綱)為了讓手下與第二號人物的人有所區別,命之挽起右袖,然後沖進去把還活著的人殺掉——過了一會兒,我們走進大廳,天啊!真是慘不忍睹,有些地方屍體堆了五六人高,有的人吊死,有的被扔進來的炸藥包炸焦了——屍體全給搬到一塊空地上,任由曝曬——之後,全城每戶戶主都得上報,屋裏住著多少男女老少,每個人都領了一枚小牌(刻有印記)戴在胸前,如果發現第二號的人就抓起來——這些人被五人一隊、十人一隊、百人一隊、千人一隊地押到刑場砍頭,婦孺也不能幸免,持續了好幾個星期。所有吃過第二號人物茶飯的人都遭了殃。42

韋昌輝和秦日綱殺人殺到這個地步,卻還不滿足,殺戮又持續了三個月,死了好幾千人,其中包括全部五百名東王府從前的宮女和女傭43

翼王石達開從武昌附近趕回南京,路程比韋昌輝和秦日綱遠得多。他在10月初抵達天京,途中就已得知這場匪夷所思的大屠殺。石達開義憤填膺,見了北王韋昌輝,當面指責他誅殺太甚,這等行徑會幫了官軍。韋昌輝大怒,說石達開可能是楊秀清一邊的人,甚或已叛降了朝廷。石達開得友朋警告,說他也可能被暗殺,且城門緊閉,將不利於他,於是石達開在入城當天就縋城而出。當天深夜,韋昌輝和秦日綱包圍了翼王府,破門而入,發現石達開已經逃了,就把他的妻子隨從全數殺掉。44

石達開西行溯江而上,召集了忠於他的部隊、心懷不滿的將領所部,還有三合會各路人馬。石達開年紀雖輕,但卻是太平天國諸將之中最得軍心的,有本事號令近十萬大軍。石達開得此大軍為後盾,又有長江交通之便,便重返天京,告訴天王,只有看到韋昌輝和秦日綱的人頭才能讓他稱心。北王韋昌輝得訊便派秦日綱前去阻擊石達開部隊推進,並將古報恩寺炸毀,以防石達開得此制高點,炮轟天京。韋昌輝還圖謀囚禁洪秀全,但計謀還沒得逞,洪秀全就讓親兵殺了韋昌輝,把韋昌輝的人頭送給石達開。不久,秦日綱也被誘騙回城處死45。這並不能挽回石達開家人密友的性命,但至少還可堪告慰。1856年12月,石達開再入天京,受到英雄凱旋般的歡迎,場面壯觀莊嚴。

石達開重返天京之時,愛爾蘭人和夥伴決定離開。他們已經看夠了。“我們發現一切都亂七八糟,斬首變成家常便飯,我們想最好還是聽由這些反賊自己去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