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開業大吉 昏天黑地(第3/11頁)

但是她在第一步就失算了。

幹嗎要下詔呢,改了契丹人的老規矩,趙恒始終對北方小心翼翼,他立即就得到了消息。宋朝應戰,他任命太宗朝的最後一任北方最高統帥,原延州路都部署傅潛為鎮、定、高陽關行營都部署,總領北面戰事。配備的副手是宿將張昭遠,宦官秦翰是監軍,三位先鋒官依次是田紹斌、石普、楊瓊。總兵力步、騎混雜達到了八萬余人。

同時為了迎接這次自登基以來的最大考驗,宋真宗皇帝在開封城裏檢閱了二十萬禁軍,隨時派往前線,去增援傅潛。

九月底,遼軍終於突破宋朝國境,第一個目標是宋朝的保州(今保定市附近)。這是個好地方,不是說有多麽重要,而是他們迎頭就撞上了宋朝的三位先鋒官。

保州境內有長城口(內長城),遼國人剛剛接近,還在一個深夜裏,就突然間被宋軍襲擊,那是宋朝的兩位副先鋒石普和楊瓊。遼國人震驚,十多年了,一直都是遼人攻、宋人守,別說夜襲,就連白天的決戰都是負多勝少,現在居然這樣大膽!

但遼國人來就是攻擊的,一場惡戰,石普和楊瓊漸漸不支,可是還有宋朝的行營押先鋒(總先鋒)田紹斌。田紹斌率部接應,宋朝軍隊在黑夜之中全力進攻,戰鬥的結果是遼軍敗退,在戰爭剛剛開始時就被宋軍硬生生地倒卷出國境,趕回契丹國內。

天亮後打掃戰場,遼國人扔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外加五百多匹軍馬。開場第一戰,宋軍全勝!

遼軍馬上就回來了,他們沒退多遠,方向稍微偏離了一些,轉向了保州西北的威虜軍(後改名廣信軍,治遂城,今河北徐水西北)。這只是一座戰略意義上的軍城,地處要害,但是城池很小,說白了就是一座超大的後勤保障站。

遼國人決定迅速拔掉它,開辟出一條從遼國直通宋境的大道。但是他們再次出乎意料,這個小小的威虜軍城居然屹立不倒,無論他們怎樣強攻都不奏效。再打下去才突然發現,城裏的守將居然是楊延昭!

楊延昭當時的職務是保州緣邊都巡檢使,保州範圍內的邊境他都有巡視守衛的職責,遼兵犯界,他時刻戒備,這時他準確地預判到敵人的主攻方向,搶先一步進駐到威虜軍城裏。

進城就開始守城,一面向前線總帥傅潛求援,一面想盡辦法守住城池,把敵人牢牢地拖在自己身邊。這時有一個驚人的數字對比,楊延昭的全城人馬總數才不過三千人,而城下的遼軍是全部主力,連蕭太後本人都親自督戰!

攻城開始,小小的軍城被四面圍攻,就算契丹人不擅長攻城,這樣的壓力也可想而知。而且有件事情怪到了不可思議的地步,楊延昭從九月初開始守城待援,可是直到一個月後,都進入十月了,居然還是一個援兵都沒有盼來……傅潛在做什麽,三位先鋒官在哪裏?契丹人絕對沒有分兵去各處騷擾,他們沒有半點的壓力,但就是蹤影不見!

這樣的壓力,在整整一個月之後,就換成了遼國人的懊惱。這麽一個小破地方,居然無論如何都攻不下來!更讓他們絕望的是,在一天夜裏突然間天氣大變,來了一陣寒流,第二天早晨一看,只見威虜軍城頭上銀裝素裹,冰光耀眼,全都是一層厚厚的冰……遼國人望冰興嘆,他們明白了,是楊延昭在夜裏把水潑在城頭上,這城再也沒法爬了。

這就是楊六郎,和他父親一樣的忠勇頑強,在契丹人面前半步不退。可他也像他的父親一樣,自己一個人戰鬥,不管是什麽原因,他都被戰友拋棄了。但是這一戰之後,他的名字在異族人的心裏更加響亮。“六郎”,並不是說他在家中排行第六,而是遼國人迷信,認為北鬥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克星,而楊延昭就是那顆閃亮星鬥的人間化身。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唐有虎狼將,宋有楊延昭。”

在當年積滿冰雪的城頭之上,楊延昭應該可以驕傲地目送著螞蟻一樣眾多的遼人退走,但是他的神情卻必定是大驚失色的。

因為遼軍的方向……身為邊關守將,他太清楚那意味著什麽了,一旦遼國人得逞,那會比威虜軍城失守惡劣一萬倍!

遼國人突然向宋朝境內的縱深地帶穿插。兵分兩路,一路迅速逼近祁州(今河北無極)、趙州一帶,邢州(今河北刑台),洺州(今河北永年)都在它的威脅之中;另一路是主力,蕭太後、遼聖宗、韓德讓都在其中,他們向東,河北重鎮樂壽縣(今河北獻縣)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突然攻破。

正中要害,這是宋朝防禦體系中最致命的弱點——一個個散布在邊關的城池只是力量分散的據點,中間有巨大的空隙,它們不是長城,只要敵人敢於穿越,就會輕易突入宋朝國境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