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李繼遷時刻

宋朝的定難軍節度使原李繼遷、現趙保吉先生突然間老毛病發作,又把宋朝運往靈州城的軍糧給打劫了。

性質惡劣、行動粗暴,不僅損失了糧草,護糧的宋軍損失同樣慘重。完全就是幾年前趙光義時代那次著名的一次性搶劫四十萬石軍糧的翻版。

消息傳來,宋朝的君臣們全體沉默了。與其說他們這時是憤怒加驚愕,倒不如說是懊惱和悔恨。我們為什麽會這麽的遲鈍,其實一年前李繼遷已經明明白白地告訴過我們了,他馬上就會動手!

那是在公元九九九年某天的晚上,傳說李繼遷的營地內突然間一聲巨響,火光四射,聲震百裏,那聲勢就像是有一百多個趙匡胤當量的皇帝同時誕生。當時所有的黨項人都嚇醒了,他們爬起來後連夜開始搜索,結果就在李繼遷的帳篷外面,發現了一個大坑,裏面安安靜靜地躺著一塊奇異的石頭。

是隕石。

真是奇異,當晚李繼遷幸運得沒有天理,該隕石只要再偏一點,就能來個彼此換位,直接換他上天去當星星。並且更奇異的是,該隕石上面還刻著一行字——“天戒爾勿為中國患。”

注意,這時還沒有西夏文字,上面寫的是中國的漢字。所以完全可以肯定,這是漢族系統的神仙們顯靈了,在警告李繼遷千萬別再去宋朝那邊惹是生非。李繼遷馬上宣布自己聽勸,他嚴重發誓說我再也不往南邊走了,說話算話,不然就讓我天天看流星雨……

這件事傳到了中原,漢人們從心底裏的喜歡,尤其是趙恒和他的大臣們。不管這件事真是神跡,還是李繼遷在搗鬼,都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李繼遷在極有誠意地向外界宣布,從此與宋朝和好,再不生事。並且用這個老天爺的命令為理由,讓自己好戰的族人們聽話。

嗯,多麽的用心良苦啊。可是,當時漢人們怎麽就不想想這塊隕石背後的潛台詞呢?

南邊不讓我去了,那麽我得往哪邊走?北邊和東邊,那可都是契丹人,不論怎樣,我強壯嗜血的老丈人住在那兒;那麽除了東、北、南,就只能往西了……西邊的是正西方的回鶻,以及西南方的吐蕃,那都惹不著隕石,更礙不著中國的事。

不過小心,只要往西,就還是要頂到宋朝的要害的——老朋友靈州。

所以就只能很抱歉了,為了向西,為了聽隕石大哥的話,就只能拔掉靈州,打劫軍糧就是第一步。

這一點宋朝心知肚明,甚至李繼遷下一步要做什麽,他們都一清二楚。畢竟在幾年前,李繼遷把什麽都演練了一遍。

所以擺在趙恒面前的解決辦法也非常的直白,那就是向他的老子趙光義學習。當年是五路出兵,打得李繼遷抱頭鼠竄,直接掃蕩他的老巢烏、白池,讓他慶幸自己還能活著,自然而然地就放棄了妄想。

但是,趙恒卻選擇了忍。沒有出兵,也沒有譴責,他除了把自己一方失職的運糧官撤職流放之外,對李繼遷毫無表示。

似乎很懦弱,但是請為他的冷靜歡呼。

實際點說,李繼遷是個命運的寵兒,別看他的危難,在他的人生裏,每逢重大事件,運氣總是出奇的好。比如說他上次襲擊靈州時,正趕上了王小波的起義;這一次又剛好趕上了王均在造反,宋朝對他總是牙根癢癢的,手腳卻麻木的,並且這一次他的心裏還更有底。

一件事當時的宋朝不可能知道,遼國在李繼遷動手之前,加封了他的兒子李德明為朔方節度使,關系好上加好,遠遠地超過了宋朝給的所謂定難軍節度使的頭銜。一切跡象都表明,只要趙恒壓不住火,敢對黨項用兵的話,就將同時面對內部、黨項、遼國三方面的壓力,這樣的危機是當年趙光義都不敢面對的。

別忘了只是面對李順和李繼遷,趙光義就曾經向遼國求和……國內破敗不堪,國外強敵壓境,宋朝的局勢風雨飄搖,所以趙恒選擇了忍耐。他一方面派張詠重進四川,把蜀中徹底根治;一方面加緊對遼國的偵查,時刻保持戒備;至於黨項方面,他只是嚴令邊境上的邠寧環慶清遠路副都部署楊瓊,命他對靈州方面嚴加提防,尤其是靈州的外圍清遠軍城。

清遠軍(今甘肅環縣山城堡附近),這是宋朝專為靈州設立的堡壘,兩個據點互為犄角,彼此呼應,是一個相對完整的攻守體系。趙恒命令楊瓊,一旦清遠軍受到攻擊,必須得親自領軍,帶全部人馬去救援。

除此之外,就只剩下沉默和等待了。在沉默中積蓄力量,去等待必將到來的重大挑戰。

宋鹹平四年七月,公元一零零一年的八月,挑戰終於來了。北方前線發來警報,契丹人馬上就將入侵。趙恒露出了他的猙獰面目,此前對黨項人的容忍,都變成了加倍的兇狠,還給了北方的遼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