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晝夜不停(第5/5頁)

這是給皇帝寫本紀,用腳趾頭想也明白,如果沒有最高層的領袖支持,誰敢這麽亂寫,滅十族都是輕的。那麽這些幕後的指使者是誰呢?別急,他們馬上就會跳出來。

在那之前,讓我們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文字,為這位難得一見的皇帝送行。宋神宗的一生,與熙寧變法密不可分,與王安石密不可分,與成敗密不可分。

官方說法,總是把他定位在一個失敗者上。連同著王安石變法、熙寧變法,也都是以失敗告終。這讓我很迷惑,為什麽會有這樣的結論呢?

什麽樣才是成功,要怎樣才算是失敗?

熙寧變法是摸著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有些細節被證明是錯誤的,宋神宗都及時去掉了。這就算是失敗嗎?只有每一項每一條都帶來豐厚利潤,沒有半點失算才是成功?放眼現代的改革,也有個及時糾正的過程吧。

以青苗、保甲、均輸、市易、水利這幾項最重大的改革來看,打擊的是豪強,造福的是國家、小民,除非我們是司馬光、文彥博、韓琦等士大夫階層,要不然有什麽理由說它們是惡法?

外戰的勝負不必再說了,最後兩戰之前保持全勝,僅以最後兩戰為論,西夏受到的打擊也絕不比宋朝小。兩相對比,甚至西夏變得更衰弱。

我知道,這些都是次要的,歷代史書和我們的定位標準是宋朝滅亡了,是被外族所消滅的,是在距離熙寧變法不久之後就發生的。所以,改革是失敗的,宋神宗是失敗的,王安石更是失敗的。

這讓人郁悶至死,讓我想起了法、儒兩家之爭裏,儒家最大的所謂優勢。他們總是說,以法治國都是短命的,看秦朝就是最好的例子。統一天下又怎樣,二世而終。

為什麽就不想想,秦二世都做了些什麽,在他即位之前,李斯這位法家大宰相就被冤殺了,之後二世和趙高把秦朝攪得一團糟。法,是絕對的精準、絕對的平衡才能體現出優勢的。他們這麽搞,完全是背離了法家。

秦之滅亡,正是法制被破壞,直接證明了法家的優越。

同樣地,北宋滅亡要看宋徽宗的作為,尤其是徽宗與神宗之間隔了兩位統治者,中間多少變故,為什麽要讓宋神宗來為結果埋單?就以新法、保守兩派的爭端來說,也是在高太後、宋哲宗時才爆發的。

在神宗時代,兩者雖然不和,但從來沒有過像牲口一樣不分黑白、不講道理,直接把人往死裏整的事。甚至雙方都保持了君子的風度,哪怕只是在表面上。

千千萬萬的總結,這時只是開端。歷史的車輪在轉動,定格在宋神宗這一時代,關於他本人的一生,只凝結為一句話就好了。

——他為他的理想而活,奮鬥始終,做的都是前人、後人所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