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亡此仇(第4/5頁)

即使這樣,中都城仍然堅守了近六個月。可以想象,這時的中都城內會是什麽樣的悲慘狀況。沒錯,人吃人,所有還活著的人,都以人肉為食。

再也挺不下去了,抹然盡忠趁著還能行動,及時南逃;完顏承暉服毒自盡,與中都城共存亡。至此,由金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伊始,近六十年的金國都城陷落。

這不是一座城的問題,它牽扯了整個江北大局。以此為契機,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系列的變化隨之而起。包括河南、河北、遼東、山東,各種勢力,連同民間的土豪、農民、流民等,都或主動或被迫地參與了進來。

從北向南,先從最北端的遼東說起。

耶律留哥戰勝了龐大的金國討伐軍,自稱遼王,進而攻破金東京遼陽府,盡有遼東州郡。他的部下勸他稱帝建國,重立遼國。

這是契丹人百年以來的夙願,也是他進一步收攏民心、趁亂樹立國際地位的好時機。千載一時,他需要做的就是接受。

可他竟然拒絕。寧願眾叛親離也要拒絕。他帶著兒子薛阇去遙遠的漠北草原投奔成吉思汗,聲稱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食言叛蒙。

成吉思汗大為欣賞,漠北之外無數人對之鄙視。這樣好的機會都不願意直立行走,真是個天生的奴才。不是金國的奴才,就是蒙古的奴才。

說這些話的都是數學不及格的人。多麽簡單啊,這時遼東的契丹人能戰勝四十萬金國主伐軍,實力相當不俗。可這又怎樣呢,真的能和金國相抗衡嗎?

根本不能。

而金人舉全國之力,仍被蒙古軍摧枯拉朽般戰勝,這意味著叛蒙必死,毫無前途!就是這麽簡單的對比,認識到了,算是明智;被所謂的千載一時迷了眼的,只能算是愚蠢。

歷史的進程證明了這些。

耶律留哥父子在蒙古重新起家,幾年後重回遼東,之前拋棄他的部下那不廝此時已經稱帝了,卻被蒙古軍一掃而平。進而另一股找不到上級領導,孤獨地在遼東立國的女真人蒲鮮萬奴也被搞定。這個功勞被記錄在蒙古大將木華黎的名下。

木華黎是蒙古軍人中的另類。他似乎不是在漠北草原上土生土長的蒙古人,他不粗魯。成吉思汗在對待敵人時經常會蔑視地罵人、吐唾沫,可他不會。他溫文細致,安靜理智,仿佛是在漢地留學深造過似的。

連他的戰術,都層次分明,有著與漠北寒帶民族野戰截然不同的策略。於是他在蒙古開始攻入金國時就被成吉思汗委以重任,單獨負責了超大面積的攻擊權、治理權。

如此被重用。他的出身卻只是奴隸。

如果說蒙古人的崛起是因為他們無與倫比的勇武,是因為有鐵木真這樣少有的大天才,那麽木華黎也毫不遜色,像是個奇跡。不識字的塞外潦倒貴族,不識字的奴隸天才將軍,這些都是無法解釋的,可實實在在地存在,他們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木華黎的身影籠罩著遼東,很快就會向南發展,進而拓展整片中原地帶。在那之前,再說一下河北、山東等地區的民間起義。

久受女真人壓迫的各民族,尤其是漢族,在金國中都陷落、金帝南逃的情況下,爆發了金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民間起義。起義軍大多以“紅襖”為號,史稱“紅襖軍”。

起義的原因很簡單,生存。生存問題,多年以來一直存在。比如金章宗完顏璟時期為了享樂,使“腴田沃野盡入勢家,塋墓井灶悉為軍有”,將民間財富搜刮殆盡,底層的怒火早就點燃了,之所以沒燒起來,只是因為那時金國還是東亞最大而已。

此時金軍雖然崩潰,可老百姓的日子更加難熬。一點都不誇張地說,那時黃河以北中原各地是真正的地獄。

即使不為仇恨,只為生存,都得拿起刀槍。

紅襖軍起義,規模較大的有益都楊安兒、濰州李全、泰安劉二祖、濟南夏全、兗州郝定,其余的小股部隊星落間雜,不下數十支。

這些起義部隊在蒙古軍的攻擊中產生、壯大,在蒙古軍撤退之後,大部分被消滅,因為金國騰出手來了,可以分出軍力去平叛。

金國下了血本,派出了最精銳的、連國都危在旦夕都舍不得動用的花帽軍。這是一支建制不大、戰鬥力達到傳奇程度的部隊,不久之後他們會與蒙古軍在戰場上相遇。

花帽軍的戰略目的很明確,先集中兵力狠打紅襖軍中的一支主力,立威之後再招降其余。楊安兒第一個向前沖,他的部隊達到十萬以上,可是一觸即潰,他本人從慌不擇路到無處可逃到乘船入海,直到逃離了陸地才喘了口氣。

可惜他上錯了船,那年頭一個劃船的都不是良民。堂堂十萬之眾起義軍的大首領,居然被船家陷害掉進海裏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