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歷史與神話之間的探尋

宋美齡逝世半個月,悼念文章鋪天蓋地,罕見的哀榮顯示的是歷史的公正還是健忘?見仁見智,本來不應求同,何況還體現了來之不易的某些寬容。僅就其中若幹問題略抒管見,為有興趣的讀者添點談資。

蔣宋結合再審視

蔣宋結合無不看做政治婚姻,蓋棺論定,究竟如何看待這樁婚事?

宋美齡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傳教士家庭。這個家庭引人注目,是從與孫中山的特殊關系開始的。其父耀如是孫中山的朋友;大女藹齡是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日本期間的秘書,當她找到正在東京基督教青年會工作的孔祥熙,要結婚了,薦二妹慶齡自代,促成了一樁歷時十年的革命婚姻。故事就從這裏開始了。要是美齡不是這個革命新貴家族中的一員,不管她長得如何漂亮乖巧,蔣總司令如何喜新厭舊,也不一定會拋棄美麗不亞於美齡,而賢惠體貼則無法比擬的“國民革命”年代的蔣夫人陳潔如女士的。直到20世紀60年代,蔣介石在給分手已35載的陳潔如的信中仍然一往情深:“曩昔風雨同舟的日子裏,所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74 蔣介石拋棄結婚七載年僅21歲的太太去迎娶30歲的宋美齡,顯然出自強烈的功利動機。愚見是:說1927年蔣宋聯姻是政治婚姻是確切的,但流行的解釋卻不盡恰當。

一個說法是與宋家攀親可以與美國拉上關系。這不符合事實。任何國家的外交都是以利益為導向的。沒有宋家,蔣氏政府就不能與美國建立密切關系?這樣的論斷不合邏輯,更與歷史事實背離。不應忘記,抗日戰爭前十年,國民政府固然力爭美國的支持、援助,但不是以美國為唯一的依靠。它先是同時拼命拉攏日本,信使往還不絕;30年代起則以德國為楷模和靠山。蔣介石不可能在1927年就謀劃以宋美齡為媒介,與美國佬拉關系。

另一說法是這是與江浙財團結親。且不說原籍廣東海南的傳教士宋耀如一家當時說不上對江浙財團有什麽重大影響,而且1927年4月“清黨”以前,通過張靜江、杜月笙等人的關系,蔣介石老早就跟這個財團搭上關系。沒有江浙財團和以蔡元培為代表的廣大知識階層和士紳的支持,這次“清黨”和後續的發展不可能那麽順利。

比較準確的解釋是當時的孫中山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早已以“總理”繼承者自居,已經掌握了精銳的“黨軍”但暫時受到排擠,冀圖全面、牢固控制黨政軍大權的蔣介石,如果能與孫夫人如此美麗、活潑、飽受美國教育的妹妹結合,不是如虎添翼嗎?

不能忽視的是,不但蔣需要宋,而且孫文逝世後,孔、宋家族也需要依傍大權在握的蔣介石。宋氏姐妹明知“介石那討人厭的脾氣是出了名的”,宋美齡還是願意告別情郎,投懷送抱,其原因用何香凝在北伐前的話來說就是:“介石已經是廣州最重要的人物,也是一個引人垂涎的獵物。”宋氏姐妹早已虎視眈眈蓄謀奪取了。75

與眾不同的“第一夫人”

在1948年蔣介石當上總統以前,其實蔣介石大部分時間不是法定的國家元首。從1925—1948年,國民黨政權的正式名稱是國民政府,1931年12月規定國家元首是國民政府主席,從1931年12月至1943年8月,擔任這個職務的常常是林森而不是蔣介石。蔣介石的主要職務一直是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或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等軍職,加上國民黨中央的執委或主席之類的頭銜,但是人人都知道大權在蔣介石手上,不管名分如何,宋美齡是實際的“第一夫人”。

各國的第一夫人大都熱心公益事業,樹立親民形象,為夫君廣結善緣。除了履行這些傳統職責外,這位“第一夫人”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於她還積極參與了不少重要的國務活動。評價她的這些活動,同評價一切政治人物一樣,只能有一個標準:是否有利於中國推進民主、自由、法治、現代化,維護國家獨立。

西安事變的應對是宋美齡至今仍被人們交口稱贊的一件大事。當時中國面臨的歷史任務之一,是抗擊日本侵略,維護國家獨立和領土主權完整。張學良冒著生命危險,逼蔣抗日,義薄雲天。這是迫不得已的對付獨裁者的辦法。當時國民黨內以何應欽為代表的一派,主張軍事解決,實際要把蔣介石推向死地。共產黨內也有好些重要人物贊成把蔣介石殺掉。這些極端主張要是付諸實施,只能導致中國更加激烈的內戰,而讓日本侵略者得利。斯大林、共產國際糾正了中共的錯誤主張,而在南京的宋美齡和國民黨其他一些領袖則制止了何應欽的錯誤,毅然帶領一批官員飛赴西安,在各方之間斡旋,促進了這一事件和平解決,為各派攜手準備抗日戰爭立了一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