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機遇與歷史眼光:再說鄧小平

十五年前小平南巡,推動了中國巨變。當時,蘇聯瓦解和東歐各國劇變的沖擊,與89風波的余震交纏,中國向何處去?眾說紛紜。小平以自己的威望和智慧,澄清思想混亂,幫助領導者抓住了歷史機遇,功勛卓著,有目共睹。

這一歷史大事留給我們的最寶貴的經驗是:歷史機遇,稍縱即逝;唯有高遠的歷史眼光,方能燭幽知著;只有戰略家的胸懷,當機立斷,成熟了的改革要求才可能化為現實。就小平某些具體的意見而言,15年的實踐可能已經超越,而他觀察問題的方法、眼光和胸懷卻提供了永恒的啟示。

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爭論背後的歷史視野

盡管一再申說“不搞爭論”,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其實是在不斷爭論中前進的。牽動各方的問題歸納起來不外是: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究竟是魔鬼還是國家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把全球化和市場經濟視為妖魔的人們,他們憂心忡忡的理由主要有兩條:一是國家安全受到嚴重威脅;二是中國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成為國際資本的殖民地。與此相適應,他們力圖把反和平演變變為全國的中心任務或中心任務之一。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加快而來的中國經濟迅速上升和國際影響日益擴大,公正的觀察者都會承認這兩大憂慮都是想當然的幻影。

這些幻覺從何而來?

首先是鬥爭哲學的烙印根深蒂固。他們腦子裏翻騰不息的是“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而忘掉了現代世界交往的基礎是經濟。海內外企業行為的基本驅動力都是利益最大化。各國政府和各種政治勢力確實會力圖介入企業逐利過程,但這只是局部性的,不可能改變當前國際經濟交往的基本性質是企業商業行為。

其次是沖不破蘇聯模式和西方左派理論的桎梏。

蘇俄的革命和建設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理想主義者的悲壯的探索,但不必諱言就其全局而言,它是一部漫長、殘酷的悲劇,無論在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領域,留給後人的大都是不堪回首的教訓。一些反對改革開放的人們對此缺乏清醒的認識,自覺、不自覺把他們的敗筆當做必須奉行的金科玉律。例如,在國際關系上以狹隘民族主義反對“世界主義”,輸出革命;在經濟領域實行計劃經濟、反對市場經濟,政府直接經營企業和壟斷市場;剝奪學術、思想和言論自由,亂批判,亂整人,並把這些看做是社會主義的基礎。

一些留洋歸來的新左派主要是美國左派的徒弟。他們的師傅在發達國家對統治者的批判,體現了對政治和經濟權力傲慢的抗議;他們原封不動把那些理論肩挑背負搬到中國,則成了東施效顰。

鄧小平的觀察和分析顯示了他們無法企及的高度和歷史眼光。

怎麽看世界?中國錯過的機遇太多了。遠的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德國在廢墟中崛起。20世紀60年代後我們起勁“破四舊”“鬧革命”“全面內戰”;亞洲四小龍卻在專心致志發展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這些機會我們都錯過了。小平語重心長地說:“現在,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比我們快,如果我們不發展或發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較就有問題了。”要不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再一次嚴峻地擺在中國人面前。

出路何在?要從端正思想方法入手。“時代不同了,任何一種僵化的思想和僵化的模式都不能解決問題。僵化會導致對抗。對立的雙方都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不能一廂情願。”131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閉關自守不行……開放不堅決不行”,要堅決“按照國際慣例辦事”,建設市場經濟制度,把中國融入世界。從歷史縱深去考察,這是17世紀以來中國人由於昧於世界大勢,抗拒全球化,抗拒市場經濟,因而一再與機遇擦身而過的悲慘教訓的總結。他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扭轉乾坤的決斷,不是由於他是超人,而在於實事求是的思維習慣讓他敢於如實認識世界,敢於排除鬥爭哲學的幹擾,吸取各方智慧,運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幫助領導者做出正確的決策。

為此要結束老是在姓資姓社這類問題上糾纏的狀況,他一針見血揭露左的危害:“根深蒂固還是左的東西。有些理論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嚇唬人的,不是右,而是‘左’。……一個好好的東西,一下子被他搞掉了。”132

十五年過去,明目張膽反對市場經濟和融入世界的論調十分罕見了。但錯誤思潮沒有徹底消逝。一有風吹草動,“拿大帽子嚇唬人的”比比皆是。企業並購,修鐵路、核電站采用哪國技術等等,都被泛政治化,賣國、愛國帽子滿天飛。貧富差距擴大,三農問題嚴重……選擇什麽對策?計劃經濟那一套輕車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