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日關系冷思考

近日中日關系波瀾叠起。歪曲日本侵略歷史的教科書風波尚未平息,一些日本政客又信口雌黃,甚至說“日本已經不再將甲級戰犯視為罪犯”,“士兵在戰爭中互相殺戮,無須道歉”!臭名遠揚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更口出狂言,要為釣魚島領土爭端“打一場小規模戰爭”!要是說參拜靖國神社還以日本文化特殊性來搪塞,這些言論已經是明目張膽向國際法和人類的良知挑戰。

海內外許多有識之士同聲譴責這些政客們的胡言亂語。連日本首相小泉也趕快聲明這些政客的言論“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態度”。這些風波意味著什麽?今後中日關系走向何方?重溫昨天的歷史,也許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為什麽日本會走上侵略中國的道路?

日本為什麽會走上軍國主義、侵略別國的道路?鄙意以為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日本現代化過程中,制度選擇的錯誤。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政府就蓄謀要向外擴張。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這是日本明治維新中一些錯誤措施的惡果。

首要原因是政治體制中注入了很多專制的因素,沒有完成政治體制現代化的任務。

一直沿用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1889年頒布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明治憲法”)規定:“大日本帝國由萬世一系之天皇統治”;天皇“可發敕令代替法律”“任命文武官員”“天皇行宣戰、講和及締結各種條約”。所有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在戰時或國家發生事變情況下,不得妨礙天皇施行大權”。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專制君主。在國會之外,它還設立樞密院為天皇的顧問,舉凡憲法的制定、解釋和修改,重要法律之制定及修改、重要敕令的頒布和重要行政措施,都要咨詢這些元老的意見。國會分元老院和眾議院,內閣也不完全對國會負責,在很大程度上要聽命於天皇。

特別嚴重的是軍隊獨立於內閣之外,直屬天皇。“事關軍機”,軍部可以“直接上奏”。軍部和軍人憑借這一體制,肆意幹政。與民主國家由文職官員管理國防的慣例相反,內閣中的陸軍大臣、海軍大臣由現役軍人出任。因此,只要軍部對內閣總理大臣人選不滿意,就可以通過拒絕選派這些大臣而使內閣無法組成。更惡劣的是一些右翼軍人幹脆暗殺與自己政見相左的政治家,把內閣變為惟軍部馬首是瞻的馴服工具。“初是政黨內閣的首相原敬(1921年11月),接著是民政黨內閣的濱口首相(1931年4月),都被右翼分子暗殺了,使日本民主主義的發展受到致命的打擊”,而1932年5月15日犬養毅首相被暗殺,則是政黨內閣終結的標志。146 加上特務、警察橫行,公民自由成為一紙具文。

總的說來,在天皇統領下,元老、軍閥、財閥在操縱日本政治,民主、自由被踐踏,這樣的國家走上歪路是必然的。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占領軍強制下,才廢除了這部憲法,另定新憲,被迫進行比較徹底的民主改革。

第二,日本走上軍國主義道路的另一重大原因,是明治維新過程中他們堅持所謂“和魂洋才”或“東洋的道德,西洋的藝術(指科學、技術)”的錯誤方針。

所謂“和魂”就是神道,說日本是“神賜的土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孫,萬世一系。因此,日本和日本人是特別優越的。這同中國的天朝思想、華夷之辨如出一轍。也就是說,它拒絕價值觀念和道德的現代化。天皇頒布的《教學大旨》規定:“教學之要務在於闡明仁義忠孝,探求知識才藝。”而“道德之學則以孔學為主”。1890年發布的《教育敕語》要求:“我臣民克忠克孝,億兆一心”,“輔佐天壤無窮之皇室”,“為朕之忠良臣民”。它用以教育青少年的所謂“東洋道德”就是儒家道德。日本人盲目追隨軍閥侵略別國,就是這些愚昧的價值觀念的惡果。現代社會需要現代魂——現代公民的自由、民主、法治觀念,如果價值觀念不現代化,必然或遲或早給國家和公民帶來嚴重災難。

第三,受人類文明發展水平的制約。

翻開17世紀以來的世界史,各大強國無一不以武力為主要手段,開疆掠土,而擠入強國之林。不說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以號稱最為文明的美國來說,除了西進過程中驅趕、屠殺印第安人外,從1845年至1848年就從墨西哥手中奪得230萬平方公裏土地,而在1898、1899年還將夏威夷、菲律賓和波多黎各收入自己的版圖。

日本是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崛起的。在這期間,以日本和德國為代表,冀圖以超越前人的野蠻手段,重演18、19世紀列強的擴張史。不過,他們生不逢時,登峰造極的野蠻遭遇日益覺醒的民族獨立、民主、自由、人權的時代潮流,兩者的撞擊,以後者的勝利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