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第4/5頁)

李家聲回道:“兩百多兩銀子。”

陳廷敬又問:“全村多少人,多少戶?”

李家聲答道:“全村男女老少二百三十二人,四十六戶。”

戴孟雄在旁搭話:“欽差大人,李家聲代完錢糧已不止這個村,周圍十六個村,一千零八戶的錢糧都是李家聲代完的。”

陳廷敬點頭不語,心裏暗自盤算。正在這時,大順突然趕來了。原來陳廷敬回到山西,沒時間轉道陽城老家探望父母,便打發大順回去代為看望。大順已從陽城回來,先去了陽曲縣衙,知道老爺到李家莊來了,這才一路打聽著趕了過來。大順拜道:“老爺,老太爺、老太太、太太跟家裏人都好,老太太特意囑咐,要您好生當差,不要掛念!”

大順說罷掏出老太爺的信來,遞給陳廷敬。陳廷敬讀著家書,不覺雙淚沾襟。珍兒見了,也忍不住流起淚來。劉景跟馬明也都是父母在老家的人,難免跟著傷心。

戴孟雄說:“欽差大人過家門而不入,有禹帝之風,卑職十分敬佩!”

陳廷敬收好家書,嘆道:“皇差在肩,身不由己。唉,此話不說了。戴知縣,李家莊的龍亭氣象威武,很不錯。”

戴孟雄見陳廷敬臉上有了笑容,終於松了口氣,忙說:“感謝欽差大人誇獎。”

陳廷敬卻突然冷冷地拋出一句話:“其他地方的龍亭,暫時停建!”

戴孟雄慌了,問道:“欽差大人,這是為何?”

陳廷敬道:“未經朝廷許可,擅建龍亭,應當治罪!難道你不知道?”

李家聲忙跪下,說:“欽差大人,草民這是對朝廷的一片忠心啊!”

陳廷敬說:“李家聲,你起來吧。我有話只同你們戴知縣說,先不說追不追究你。戴知縣,我們回去吧。”

李家聲盛情挽留不成,只得恭送陳廷敬等出了李家莊。陳廷敬上轎時,望了戴孟雄說:“去你家吃飯如何?”

戴孟雄支吾著,面有難色。陳廷敬笑道:“怎麽?戴知縣飯都舍不得給我吃一碗?”

戴孟雄道:“卑職家眷不在身邊,我都是在縣衙裏和衙役們同吃。縣衙裏的廚子,飯菜做得不好。”

陳廷敬直道無妨,你頓頓能吃,我就不能吃了?戴孟雄只好叫楊乃文速速派人下山報個信兒,叫廚子多做幾個菜。陳廷敬卻說不用,陽曲燒賣有名,做幾個燒賣就夠了。

回到縣衙,天色漸晚。飯菜尚未做好,戴孟雄請陳廷敬去內室用茶。房間甚是簡陋,裏頭只放著兩張床、一張桌子、兩張凳子,別無長物。陳廷敬問道:“你父子同住一間?”

戴孟雄回道:“衙役們都是兩人一間,我們父子也兩人一間。我身子不太好,讓兒子同我住著,也好有個照應。”

楊乃文插言道:“縣衙裏真要騰間屋子出來,還是有的。可戴老爺不願意。連庸書都是獨自住一小間,真是慚愧!”

陳廷敬自從見了戴孟雄兒子擡轎,心裏就一直犯疑惑。這會兒見戴孟雄住得如此寒磣,他真有些拿不準這位縣太爺到底是怎樣的人,嘴上便說道:“戴知縣,你太清苦了。”

戴孟雄道:“卑職自小家裏窮,習慣了。說起來不就是個官體嗎?百姓又不知道我住得到底怎樣,也無傷官體啊!”

說話間,衙役進來請吃飯了。陳廷敬說有事要聊,就讓廚子端了飯菜進來,兩人只在房間裏胡亂吃些。戴孟雄說:“我這裏有賤內自己釀的米酒,專從老家帶來的。欽差大人嘗嘗?”

陳廷敬說:“我本不善飲,你說是尊夫人親自釀的米酒,就喝兩盅吧。”

戴孟雄先給陳廷敬酌酒,自己再滿上。兩人碰了杯,並不多說客套話,一同幹了。陳廷敬吃了個燒賣,說:“都說陽曲的燒賣好吃,真是名不虛傳!”

戴孟雄說:“這幾年,陽曲百姓吃飯已無大礙,燒賣卻還不是人人都能吃上。百姓哪日都能吃上燒賣,就是小康了!”

陳廷敬酒量不大,幾口米酒下去,眼色有些蒙眬了。他不再喝酒,趁著腦子清醒,問道:“戴知縣,說說你們縣的大戶統籌吧。”

戴孟雄說:“年有豐歉,民有貧富,但朝廷的錢糧可是年年都要完的。逢上歉收年成,大戶完得了錢糧,小戶窮戶就難了。他們得向大戶去借。大戶有仁厚的,也有苛刻的。仁厚人家還好說,苛刻人家就會借機敲詐百姓。”

陳廷敬問道:“你是怎麽辦的呢?”

戴孟雄說:“縣衙每月都會召集鄉紳、百姓,宣講《聖諭十六條》,教化民風。很多大戶感激朝廷恩典,自願先替鄉親們交納錢糧,等鄉親們有余錢余糧再去還上。”

陳廷敬沉思片刻,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辦法。戴知縣,你把大戶統籌的辦法仔細寫好給我,我要奏報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