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弱的基輔演講(第2/10頁)

葉利欽對烏克蘭的“特別眷顧”,反映了俄羅斯人對此的普遍態度。根據美國情報機構1991年2、3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只有22%的俄羅斯人支持烏克蘭獨立,60%的民眾表示反對。而俄羅斯民眾對波羅的海國家的態度則大相徑庭:41%的俄羅斯民眾表示贊成立陶宛獨立,只有40%的人表示反對。[4]

1991年6月末,美國中央情報局為他們的總統及其顧問準備了一份情報評估,列出了蘇聯事態發展可能出現的若幹情況。其中只有一種情況提到了暴力分裂,包括烏克蘭可能會獨立。另外兩個選擇是“渡過危機”,還有強硬派發起政變,但蘇聯仍然完好無損。最後一種可能是“系統性變革”,情報預測波羅的海國家、北高加索地區的三個共和國和摩爾多瓦將會獨立,烏克蘭將加入俄羅斯主導的中亞斯拉夫聯盟。葉利欽希望烏克蘭成為聯盟的一部分,可是戈爾巴喬夫卻擔心出現“暴力分裂”。似乎中央情報局、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都同意一件事:因為蘇聯目前遵守《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削減了部分核武器,如果美國希望蘇聯政權能夠和平更叠,那麽應該確保烏克蘭留在聯盟內。[5]

在戈爾巴喬夫的新奧加廖沃寓所中,老布什與戈爾巴喬夫交談時提醒他,蘇聯的民族問題很重要。戈爾巴喬夫正在進行關於蘇美聯手、重建未來世界秩序的個人獨白,突然被一則報告打斷了。時年35歲的尼古拉斯·伯恩斯是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美國白宮駐波羅的海聯絡處工作人員,他接到了波羅的海朋友打來的電話,得到消息:一群身份不明的槍手襲擊了位於立陶宛與白俄羅斯邊界的一座剛建成不久的海關,槍殺了6名立陶宛海關工作人員。

伯恩斯向老布什和新奧加廖沃宴會的主人匯報了該情報。戈爾巴喬夫立即羞愧難當,勃然大怒。據布什描述,他的臉色明顯陰沉了下去。美國總統竟然在蘇聯的最高統帥之前,搶先知道了發生在蘇聯領土上的槍擊事件!戈爾巴喬夫派他的顧問去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

美國大使館認為這是蘇聯內務部特種警察部隊所為。美國人懷疑,為了羞辱戈爾巴喬夫,莫斯科強硬派策劃了此次事件。如果事實真是這樣的話,那他們的目的達到了。戈爾巴喬夫縮短了他有關展望新的世界秩序的演講。布什記得:“陰霾籠罩了會議,我們繼續交談,可是,再也沒有熱情洋溢的氣氛了。”

戈爾巴喬夫擔心的是,立陶宛的悲劇事件使得共和國自決權問題更加緊迫,也喚醒了蘇聯內戰的幽靈。戈爾巴喬夫利用這個機會,和老布什交換了對民族自決問題的看法,請求美國對蘇聯有關南斯拉夫的政策給予支持,莫斯科方面期望通過這些政策防止另一個斯拉夫——穆斯林國家的瓦解。他也渴望美國在蘇聯對其他加盟共和國問題上給予支持。布什對戈爾巴喬夫說:“現實中和想象中的國際問題和民族間問題都很多。以目前這種方式劃分共和國邊界的話,會把國家完全搞亂套了。如果讓我列出可能存在的領土問題,不僅我個人的手指不夠數,這裏所有人的手指加在一起也不夠數。這裏是蘇聯,有70%的共和國邊界尚未確定。以前沒有人在意這些,一切問題都依照蘇聯行政區劃而定。”如果說發生在新劃定的立陶宛邊界的謀殺事件讓戈爾巴喬夫在老布什面前難堪不已的話,這件事也讓戈爾巴喬夫更有理由擔心,蘇聯將發生南斯拉夫式的騷亂。在戈爾巴喬夫看來,消息來得恰逢其時——正好在老布什即將對烏克蘭進行“不受監督”的訪問前夕。[6]

1991年8月1日下午1時許,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領導們聚集在基輔郊外的鮑裏斯波爾機場,歡迎他們的貴賓到來。這是美國總統第二次造訪這座城市。第一次是理查德·尼克松在與勃列日涅夫簽署了《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反彈道導彈條約》後,於1972年5月底訪問了烏克蘭首都。他乘坐蘇聯飛機計劃從莫斯科飛往基輔,結果在起飛前最後一刻,因為莫斯科地面單位發現了飛機的技術問題,而不得不換機。

老布什則是乘坐新造的“空軍一號”飛往基輔,這是一架波音747飛機,取代了從尼克松到裏根時代美國總統所乘坐的波音707飛機。讓我們回到1972年,那時尼克松發現,那架載他前往基輔的蘇聯飛機,其內部裝飾和設施格外引人注目——正如他後來回憶的那樣:“在某種程度上,比我們的飛機還讓人印象深刻。”[7]

現在布什可以向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炫耀他的新飛機的內部裝飾了,那是根據南希·裏根的建議,按照美國西南部的風格設計而成的。在老布什夫婦到達莫斯科時,亞納耶夫已經歡迎過他們了,可是,戈爾巴喬夫請老布什帶他一起前往基輔。有的美國人認為戈爾巴喬夫此舉意在強調烏克蘭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同時,還有些人認為亞納耶夫是被派去監督美國總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