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帝國(第3/7頁)

[8]

沃夏諾夫依令行事。總統聲明起草完畢後,他在電話裏向葉利欽讀了一遍聲明。對外發表的聲明內容如下:“俄羅斯聯邦政府並不質疑憲法賦予每個國家及其公民的自決權。可是,邊界問題是存在的,只有建立同盟關系,並且簽署適當的條約,才能允許邊界問題被擱置。協議一旦終止,俄羅斯保留提起修改邊界的權力。”聲明並沒有點明俄羅斯可能會和哪個國家發生邊界爭議,但是,當沃夏諾夫在記者招待會上被問及葉利欽考慮的是哪個國家時,他指出是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他後來回憶說,爭議地區包括以前曾屬於俄羅斯的領土:烏克蘭的克裏米亞和頓涅茨克,格魯吉亞的阿布哈茲和哈薩克斯坦的北部地區。[9]

事實上,克裏米亞是唯一在20世紀50年代從俄羅斯劃出去的地方。領土的交割發生在1954年,當時為了紀念莫斯科將哥薩克人居住的烏克蘭地區納入其保護國滿300年,克裏米亞由莫斯科交給了烏克蘭。那時生活在克裏米亞地區的20萬土著韃靼人已經流亡,留下來的居民大多數是俄羅斯族後裔,但是克裏米亞半島從地理上和政治上來說,卻屬於烏克蘭。當時莫斯科中央政府的決策者認為克裏米亞的割讓是有意義的,俄羅斯和烏克蘭當局也持相同的態度。然而,在沃夏諾夫的爭議領土名單上,克裏米亞是個例外:因為其他地區從未屬於過俄羅斯。東烏克蘭的頓涅茨盆地就屬於這種情況;阿布哈茲地區也是如此,在蘇聯時期它曾在形式上獨立,或是作為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區域。哈薩克斯坦在20世紀20年代成為一個獨立的共和國,在30年代加入蘇聯,沒有領土曾經正式地從俄羅斯劃入到哈薩克斯坦。[10]

對於四面楚歌的戈爾巴喬夫而言,俄烏關系的危機給他提供了機遇。那天,他在蘇聯議會召開的會議上發言,告訴各位代表自己將竭盡所能地保持蘇聯的完整。戈爾巴喬夫宣稱:“在蘇聯內部不存在領土問題,但是當共和國脫離後,則不能排除出現領土問題的可能。”沃夏諾夫的聲明也受到了俄羅斯民主陣營領導人的歡迎。許多人認為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獨立只不過幫助了地方上的共產黨精英繼續大權在握,為了對付這些精英,民主派必須震懾他們一下。莫斯科民主派市長,同時也是葉利欽親密盟友的波波夫出現在了中央電視台,宣布支持葉利欽對於那些企圖脫離蘇聯的共和國所持的立場,他認為邊界問題必須通過地區大選來決定。他特別提到了克裏米亞、敖德薩和摩爾多瓦的德涅斯特地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波波夫提到的這些地方的精英曾經歡迎政變,這裏大多數居民並不贊同莫斯科民主派的俄羅斯領導人。[11]

但是,並不是每個莫斯科人都贊成葉利欽和沃夏諾夫。就在沃夏諾夫發表聲明的當天,7位聲望卓著的民主派人士在阿法納西耶夫和邦納的帶領下簽署了一份名為《我們歡迎帝國的崩潰》的倡議書。他們曾發表過無可指摘的反政變文書。他們承認一些脫離了蘇聯的共和國的領導層確實是在共產黨的操控下,這些共產黨人士曾經支持過政變,而且有可能鎮壓自己的人民,但是對抗這一切,需要的是各種民主力量采取聯合行動,而不是重塑蘇聯。阿法納西耶夫、邦納和他們的同事寫道:“最危險的是,一旦蘇聯瓦解,俄羅斯將發表聲明,宣布其對周邊鄰國領土和財產的主權。”

倡議書的起草者還指出,在帝國的廢墟上重新構建民主共和國的新的共同體應該通過蘇聯的和平瓦解來實現。倡議書對俄羅斯領導層所采取的立場構成了明確挑戰。同時該倡議書還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該設想對於俄羅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摸索制定新的對蘇聯中央以及對前蘇聯共和國的政策將起到關鍵作用,可是,當時幾乎無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12]

沃夏諾夫在聲明中闡述的俄羅斯新方針,正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哈薩克斯坦的領導人和議員們極為擔憂的事情。烏克蘭受到的威脅最大,因此它比其他直接或是間接受到了俄羅斯新態度影響的共和國更快亮明了自己的立場。8月27日,沃夏諾夫發表聲明的這天,烏克蘭民族運動聯盟也發表了自己的聲明,聲明指責“剛剛民主化的俄羅斯領導”和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一樣具有“帝國的野心”。那時,在無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下,布爾什維克粉碎了烏克蘭的獨立運動,摧毀了烏克蘭的民主機構。烏克蘭議會主席團發布的一份文件還原了歷史的真相。烏克蘭議會的聲明中指出烏克蘭不會訴求俄羅斯的領土,但是願意在1990年11月經葉利欽簽訂的俄烏協議的基礎上,就俄羅斯方面可能提出的訴求進行商討。那份協議確認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現存邊界。克拉夫丘克要求召開記者會,宣布這份主席團聲明,他告訴記者自己已經致電葉利欽,並且就沃夏諾夫發表的聲明和葉利欽進行了商談。第二天,俄羅斯總統命令魯茲科伊和斯坦科維奇前往基輔處理當前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