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國家的誕生(第3/9頁)

12月7日,貝克到達阿拉木圖這天,納紮爾巴耶夫在主持一項市區群眾的集會活動,以此紀念兩個事件:其一,一天前共和國議會剛宣布了國家獨立;其二,這天是1986年12月16日、17日在阿拉木圖爆發的反政府抗議活動的5周年紀念日。當時哈薩克族青年人參加了抗議活動,他們高喊著民族口號,向前行進——這是蘇聯內部民族關系日漸緊張的最初信號。這些年輕人主要是阿拉木圖高等學府的學生,他們沖上街頭抗議莫斯科當局任命一位俄羅斯族人來擔任哈薩克斯坦的黨政一把手,該職位曾屬於哈薩克族人。戈爾巴喬夫任命蓋納季·科爾賓是為了鏟除和勃列日涅夫關系密切的黨內高官以及他們腐敗的管理。

為了使自己能夠控制住各個加盟共和國和地方精英派,戈爾巴喬夫主要依靠來自莫斯科的黨內幹部。1年前,他把葉利欽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調至莫斯科,從效忠於勃列日涅夫的維克托·格裏申手中接管了莫斯科。20世紀70年代,科爾賓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曾是葉利欽的領導,現在,他從原來的伏爾加河畔的烏裏揚諾夫斯克市第一書記調任至哈薩克斯坦。在戈爾巴喬夫的提攜和幫助下,這位“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的黑手黨”在一個急需進行政治和經濟改革的國家,完成了鏟除腐敗和鞏固總書記權力的雙重任務。[8]

雖然任命葉利欽掌管莫斯科市政府受到了莫斯科民眾的歡迎,但是,在莫斯科的堅持下,科爾賓被“選舉”為哈薩克斯坦共產黨第一書記的事情,卻激起了哈薩克族民眾和精英的一致反對。原因很簡單:為了壓制舊的共產黨官僚,打擊腐敗,戈爾巴喬夫違背了中央和共和國之間自斯大林去世以來達成的未成文的約定:共和國的領導人要從它的命名民族群體(以該民族的名稱作為國家名稱的一部分。)中擇賢而用。可是,戈爾巴喬夫要換擋前進了,他想要越過地方精英,從克裏姆林宮直接管理全蘇聯。然而,阿拉木圖可不是莫斯科。共和國的權力比一個城市的權力要大,共和國的政黨和文化精英們並不打算把他們好不容易爭取來的地方特權讓給過於樂觀的克裏姆林宮新貴。[9]

有謠言稱,莫斯科任命的領導會使共和國的黨政高官在阿拉木圖蒙受嚴重損失,正是這番言論促使哈薩克族學生進行了反抗。納紮爾巴耶夫也是哈薩克族人,時任共和國政府的首腦,顯然也是哈薩克共產黨第一書記最有力的候選人之一。有人說他在背後支持抗議的學生,果真如此的話,不得不說他有瞞天過海的本領。在抗議活動進行到高潮時,他向學生喊話,讓他們解散回家。當一切交涉均告失敗時,他支持那些力主采取嚴厲措施的人。最終抗議活動被鎮壓了,有人傷亡,成千上萬的示威學生被拘捕、被審訊,被驅逐出學校。

納紮爾巴耶夫曾經是一位冶金工程師,早年在勃列日涅夫的家鄉——烏克蘭的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接受教育,他曾自豪地提起這一點,以此強調自己的忠誠,以便維護其共和國領導人的位置。1989年夏,在戈爾巴喬夫的護佑下,他擁有了最高的領導職位——哈共中央第一書記。中央和哈薩克斯坦之間的協議幾年前被戈爾巴喬夫打破了,如今這種關系被重塑起來。今時不同以往:共和國的精英不僅要重獲勃涅日涅夫時期的地位,還要從戈爾巴喬夫那兒爭奪新的權力,而戈爾巴喬夫的實力則被他自己開啟的改革大大削弱了。1990年春,在納紮爾巴耶夫擔任第一書記不足一年之際,他成為了哈薩克斯坦總統,和戈爾巴喬夫一樣,他的任命不是來自民眾,而是來自議會。

在這種情況下,當納紮爾巴耶夫在決定謀求主權和獨立時,需要非常小心。就維護哈薩克斯坦的政治與各種族間的平衡關系而言,納紮爾巴耶夫的處境要比其他共和國領導人艱難得多。哈薩克斯坦共有1650萬人口,其中哈薩克族人占650萬;俄羅斯族人是第二大種族,人口是600多萬;烏克蘭族人是第三大族群,人口接近100萬,他們從語言、人種方面更接近俄羅斯族人,文化上也常常更加俄羅斯化。在20世紀80年代,哈薩克族是全國人口增長最快的種族,但是斯拉夫族人仍然占大多數。斯拉夫民族的人普遍受到更好的教育,居住在城市的中心,以國家的主人自居。在貝克1991年9月訪問阿拉木圖期間,納紮爾巴耶夫向他透露:“如果你在我們國家隨便轉轉,就能看到俄羅斯族的孩子毆打哈薩克族的孩子。這就是我面對的情況。事情處理起來並不容易。”[10]

哈薩克斯坦的民族人口構成是蘇聯的民族操控和經濟政策所導致的。20世紀30年代初,共和國的民族構成受到了蘇聯農業政策,尤其是強制執行的集體化政策的影響。超過100萬哈薩克族人,在1930年到1933年間死於饑荒,約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20世紀50年代,赫魯曉夫發動了“處女地”計劃(赫魯曉夫為解決蘇聯農業問題、緩解糧食短缺制訂的計劃。其策略是招募志願共青團員作為勞工,前往伏爾加河流域、北高加索、哈薩克斯坦墾荒。)的拓荒運動,在蘇聯政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勃列日涅夫的輔佐下,這一計劃得到了實施,正是“處女地”計劃給哈薩克斯坦輸送了幾十萬斯拉夫族人。為了解決長期困擾蘇聯的食物短缺問題,他們企圖把哈薩克斯坦北部的大草原改造成可耕種的良田。結果食物問題尚未得到解決,可是哈薩克斯坦的民族構成卻發生了有利於斯拉夫族人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