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北魏洛陽城

北魏王朝是我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權。公元439年,拓跋氏統一中國北方,國都最初定於平城,也就是現在的山西大同。崇信佛教的他們在這裏開鑿了大氣磅礴的雲岡石窟,卻無法阻擋北方柔然人的經常南侵。當時,幼年登基的孝文帝拓跋宏看到國都不斷受到威脅,危如累卵,親政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國都遷往黃河南岸的洛陽。

公元493年,他親率大軍和文武百官以進軍南下,統一南北為名,遷都洛陽。這一舉動,讓這座飽受磨難的千年古都再次繁盛起來,並且其輝煌的程度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

北魏是在漢魏洛陽故城建都的最後一個王朝,因而現存故城遺址的規模布局也基本為北魏所留。通過考古發掘,人們驚訝地發現,北魏洛陽城的形制較先前發生了重大改變,一座令人難以置信的城池顯現了出來。

徐金星:北魏人把原來漢魏晉的洛陽城放在中間,在四周又築了一個大城。這個大城了不得,綜合書上記載和我們考古發掘的情況,這個城東西十公裏,南北十公裏,總面積將近100平方公裏,可以說是近代之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都城。

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始重建洛陽的城池宮殿。為了樹立他正統王朝繼承者的地位,取得中原漢族的支持,北魏的宮殿、宮城的規模與形制,基本沿用魏晉舊制。宮城正門稱為閶闔門,宮中正殿稱為太極殿,均是曹魏時期的舊稱。

公元2001年,考古工作者在漢魏故城宮城的南端發現了一座保存尚好的大型城門遺址。當地的村民曾把這裏稱為“午門台”,它的北面正對著宮中正殿太極殿遺址,而南面則是已探明的禦道“銅駝街”。各種證據都表明,這裏就是當時北魏王朝的宮城正門閶闔門。

閶闔門原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天門”,古人用這個名字來象征帝王的威儀。從文獻記載中得知,北魏閶闔門城樓高大,門外巨闕雙立,巍峨壯觀,是帝王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場所。

北魏洛陽城門復原圖

王魯湘:看這城門很雄偉啊。有東闕台、西闕台、闕間廣場。

徐金星:闕邊上有城墻連著門,門有三道。這上面有個很雄偉壯觀的殿堂式城門樓子。

王魯湘:這其實就相當於明清紫禁城的午門,午門也包括一個這樣的廣場,而且也是舉行非常重要的國家大典的場所。皇帝登基,接見四方朝貢,都在那個地方。它主要不是用於防禦,它的禮儀性要大於防禦性。這個城闕給人一種很威嚴的感覺,進到這個地方來以後,假如沒有這兩個闕形成的闕間廣場的這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帝王的威嚴就體現不出來。而人一進到這裏,突然一夾一抱,三面全是高大的建築,帝王的威嚴就體現出來了。

徐金星:高大的殿堂式建築,巍峨的雙闕,加上一個相對封閉的廣場,那是非常威嚴的,所以它這個設計,就是為了顯示帝王或者皇家的威嚴。

王魯湘:這是禮儀建築的一個重要的精神意義。

在閶闔門以北的宮殿遺址群內,考古發現的夯土台基多達二三十處。其中有一處台基,規模巨大,比附近地面高起約2米,而其位置就在閶闔門的正北。當地村民稱這裏為“朝王殿”,也就是傳說中的“金鑾殿”。經確認,這裏就是當年北魏宮城中最為雄壯華麗的太極殿。

王魯湘:太極殿的遺址,就剩下這點土堆了。實際上我們現在所站立的這個地方,就是這個泱泱帝國的中心啊。

徐金星:對。

王魯湘:洛陽居天下之中,太極殿又居洛陽之中。

從太極殿向南望去,正是閶闔門遺址,而閶闔門再向南,則是當年城中的禦道銅駝街。

這三處遺址由北向南串列在同一條直線上,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信息:當年設計建造這座城市的人們,一定已經有了城市中軸線的概念。

王魯湘:我一直在琢磨,這麽大的一個都城在規劃的時候,它一定有一條子午線。子午線要取南北兩個坐標,然後把這條子午線聯系起來,整個都城才能由此展開它的布局。所以我在想,這個子午線的北端應該是黃河的孟津渡口,南邊應該對著一個山,是嵩山嗎?

徐金星:應該是嵩山的余脈。嵩山在洛陽稍微偏東南的方向,它有座余脈叫萬安山。這個山正好有個很大的缺口叫大谷關,是洛陽八關正南邊的關,它正對著那個關。

王魯湘:它是以萬安山大谷關的關口作為南邊的坐標點,然後過邙山取一個黃河的坐標點,就成了這條子午線。

徐金星:一個城市形成中軸線,有一種說法就認為是從漢魏故城開始的。你看西漢的長安城就沒有中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