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同門(第3/7頁)

他一直都認為,榮光本不是需要別人賜予的,所有的一切,他都是在靠自己的雙手獲取。

他唯一有些依靠別人賜予的是,獨孤信當年在孫思邈失蹤後,將女兒嫁給了他。

那時候獨孤家榮耀顯赫,在八大柱國家,僅次於宇文家族,誰都認為他攀上了高枝。

可隨後獨孤信就死了——被宇文護逼死。

宇文護雖說心狠手辣,但獨孤家族在關中畢竟根深蒂固,和八大柱國家均有聯系,宇文護若是將獨孤家族連根拔起,只怕其余幾大柱國人人自危,關中政權轉瞬就要陷入混亂。

因此宇文護似網開一面,並未再對獨孤家下手,可顯然只要宇文護在的一天,獨孤家的人就不會得到重用。

不但獨孤家族的人得不到重用,和獨孤家有關系的也不行!

楊堅是獨孤家的女婿,因此所有本來有些嫉妒他的人,轉瞬同情他,認為他不是攀上高枝,而是掉入了地獄。可楊堅寵辱不驚,閉門不出。

偶爾傳出來的消息,不過是他閉門念念佛經。

可就是這個一直閉門念佛經的人,後來還是得到宇文護的啟用,卻在宇文護死的時候,沒有震驚,沒有悲傷,甚至沒有任何意外,他甚至還向引發宇文護之死的仇敵孫思邈打了個招呼,叫他一聲師兄?

日照雖不是絕頂聰明,但也明白了什麽,嗄聲道:“普六茹堅,你竟敢勾結外人,刺殺大冢宰?”

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中軍大帳內微有騷動。

宇文護雖死,但帳內帳外顯然都還是他的親兵,聽聞楊堅居然如此作為,立即握緊手中兵刃,似乎只要日照一聲令下,他們就會將楊堅斬成肉醬!

這時候,些許騷動說不定就會釀成新一輪的血腥屠殺。

楊堅立在那裏,冷靜得有如冰山:“你錯了,我未勾結外人。”

伸手入懷中,他竟取出道聖旨,展開念道:“天子有旨,宇文護倒行逆施,圖謀篡位,當誅殺無赦!若有附逆,當斬不饒!”

眾人微嘩,眼中多露驚懼之意。

天子?哪個天子?

如今的大周多只知道宇文護,也多聽宇文護的命令,卻忘記大周本有個天子,叫做宇文邕。

宇文泰死後,諸子年幼,宇文護逼死獨孤信、趙貴後,大權獨攬。先後立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宇文毓為帝,又殺了這二人,再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如今大周天子。

從宇文邕登基到如今,轉瞬過了十二年。

在所有人眼中,宇文邕無非是個傀儡,十二年來一直戰戰兢兢地活著,眾人卻沒想到宇文邕也會反抗。

不但反抗,而且一出手就讓楊堅殺了大冢宰宇文護。

日照眼眸紅赤,搖搖欲墜,還能嘶聲道:“你撒謊,大冢宰一直對天子忠心耿耿,你偽造聖旨,才是真正的圖謀不軌。”

手一指,喝道:“殺了楊堅,官升三級,若有差錯,我到天子面前領罪。”

他這一聲呼喝頗有蠱惑之力,眾人又是猶豫。

楊堅只是笑笑道:“天子傳旨,只誅首惡,不追究從眾,只是從眾若反,那結果就難說了。日照,你早該死了,何必讓這些人陪著送死呢?”

性命攸關,帳中兵衛難免搖擺不定。

日照嗄聲道:“他們用的是各個擊破的法子,殺了我後,只怕就要輪到你們。只有殺了楊堅,我等才有活命的機會!”

眾人一凜,圍在楊堅周邊的兵士已蠢蠢欲動。

就在這時,帳外突然有人道:“你們殺了楊大人,才是真的死無葬身之地。”

話聲未落,一人大踏步走了進來。

那人發絲斑白,看起來年紀蒼老,但一雙眼眸顧盼生輝,給他帶來不盡的儒雅風流之意。

帳中兵衛一見那人,臉色詫異。

那人向孫思邈看了眼,眼眸中精光閃動,但轉瞬望向日照道:“日照,大局已定,何必負隅頑抗?放棄反抗,韋孝寬和楊大人可保爾等不死!”

孫思邈一直默然,他本是局中關鍵,這刻看起來竟置身局外一樣。但聽到韋孝寬三字時,還是略有吃驚。

他當然聽過韋孝寬之名,也知道周國能和齊國抗衡多年,韋孝寬在其中實在功不可沒,此人身為周國名將,不想今日竟到了這裏。

“當啷”聲響,一兵衛已松開了手中的兵刃,緊接著“叮叮當當”聲不絕於耳,帳中兵衛盡數放棄了兵刃,紛紛跪倒道:“多謝韋將軍。”

他們可不信楊堅,但實在無法不信韋孝寬。

韋孝寬自北魏年間,就領兵作戰,身先士卒,與兵士同甘共苦,在軍中極有威望。

西魏年間,韋孝寬鎮守襄城,獨孤信鎮守新野,二人關系甚好,愛民如子,被當地百姓稱為聯璧,傳為美談。

這樣的一個人,本為宇文護忌憚,但宇文護卻不能不用,實則是此人有著非凡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