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天子棄國

程漢斌沒有任何隱瞞,將他去年在北京湯若望處所見自生銃實物構造詳細與周士相說了。為了確認那自生銃就是燧發槍,周士相特意問了扳機和燧石方面的問題,程漢斌一一作答,和周士相認知中的燧發槍並無任何區別。

“那自生銃在擊錘的鉗口上夾一塊燧石,傳火孔邊設有一擊砧,射擊時扣引扳機,在彈簧作用下,將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門邊上從而冒出火星,引燃火藥擊發……在下雖不精火器,但也知此銃擊發方式比之現時火銃好用得多,若士兵持自生銃對敵,要比持火銃對敵效率更高,且銃子發射的精度也要高很多,另外,據《軍器圖說》一書所說,制造一杆自生銃的成本僅七八兩銀子,這價格可是便宜得多。”

程漢斌已是將自己所知都說了出來,沒有一點藏私,現在就看“賊秀才”如何決斷了。

一杆燧發槍的成本不過七八兩銀子,而前年周士相派人跟澳門葡萄牙人采購火銃時,他們將一杆火繩槍賣出了40兩銀子的高價,氣的周士相派兵封鎖澳門關墻,在武力威逼下才從葡萄牙人手人以12兩銀子一杆的價格買了千余杆火銃,還是老舊的,很多買回來後還得要工匠重新維修才能使用。而一杆燧發槍的威力等同三杆甚至四杆火繩槍,所以周士相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決定立即上馬制造燧發槍。

廣東那邊在宋襄公的主持下已經開辦了不少軍工廠,有生產火藥的,有生產新式軍服,也有打造刀劍鐵甲的,另外還有不少負責武器維修的工坊。匠人方面,太平軍自成軍起就格外注重有一技之長的人,只要是手藝人一律厚待,哪怕只不過會逢補破鐵鍋,打鋤頭之類的鐵匠都被太平軍網羅。占領廣州後,六官之一的工官徐應元實際承擔的職司就是負責太平軍的軍械制造,不過其人因為臨時充為報捷使去了昆明,現在又被安南人給扣下,所以實際主持廣東軍械制造的是布政使司衙門。

銀子,周士相缺,但再缺也不會短了軍工生產,只要這自生銃確實能夠批量生產出來,花再多的銀子周士相都不會皺眉頭,哪怕為此讓廣東銀庫見底,他也絕不會收手。

鋼鐵,周士相也是不缺,廣東本身就有兩處銅礦和一處鐵礦,另外歷次戰事,太平軍也特別注重搜羅鐵器,使得廣東布政使司衙門存有不少鐵器,完全可以化了重新鍛造為制銃所需的鋼管。便是鋼鐵不夠,軍中火銃拿去改造也是可行的。

匠人有,資源也有,銀子也有,所缺不過就是一主事之人。只要主事之人有了,即便那些匠人們什麽都不懂,在他的指導培訓下總能掌握制銃的本領。況且,廣西戰事中俘虜了不少清軍漢軍旗隨軍的工匠,這些人中有不少一把年紀,甚至有崇禎初年就被擄去關外的工匠,而清軍留著他們的目的便是替他們生產火炮和火銃。他們之中甚至還有天啟和崇禎兩朝北京工部的世襲匠戶。

另外,潮惠大戰中也有100多隸屬漢軍烏真超哈炮營的工匠被俘,現在這批人就在廣州,被宋襄公當作寶貝一樣放在越秀大營專事武器維修。故而,其實太平軍並不缺少精通制銃的熟練匠人,缺少的只是一個領導者以及一個全新的制銃理念。

程漢斌,這個自稱是湖廣舉人,且十分熟悉火銃的主動來投者無疑成了周士相眼中一個最佳的領導者。他沉吟片刻,看向對方,開口問道:“先生可會制此銃?”

程漢斌輕笑一聲:“圖紙俱全,有何不會造的。只需匠人精細,材料充足,在下有十足把握制成這自生銃。”

“那好!”

周士相突然一臉鄭重起身,在程漢斌的驚疑之下俯身朝他拜了下去,爾後一臉懇請道:“不知程先生可否出任我太平軍軍械局大使一職?”說完,怕程漢斌不同意,又補了一句,“軍械局大使為正四品職銜,若先生為我太平軍成功制出自生銃,本帥保先生一省巡撫之職,他日定向朝廷為先生請功!”

這話實則是冠冕堂皇的空頭話,太平軍現在不過實際占領兩廣地盤,廣西巡撫已有邵九公出任,廣東巡撫不出意外肯定是宋襄公的,周士相從哪再安置程漢斌。不過對於雙方而言,這個巡撫保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程漢斌能不能為太平軍造出這自生銃來。他若造不出來,這四品的軍械大使都不定能坐得住,造出來了,巡撫位子怕真能坐上。畢竟這自生銃威力太大,若太平軍能夠裝備此銃,相對清軍在裝備上可是強得太多。太平軍強,這天下肯定就不會屬於滿清。

當然,程漢斌的志向不是做一個專門負責生產武器的軍械局大使,而是要做一個濟世安民的良臣。但他雖是主動來投,不過再怎麽說也不過是個舉人出身,周士相卻片言只語就委他一個正四品的職司,不能不說程漢斌自己都感到驚訝。說起來,他就算參加清廷會試得中,最佳結局不過是外放一縣,日後能為五品就是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