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2/3頁)

線國安沒辦法為自己辯解,只得悶著頭在那不吭聲。定南藩下一眾漢軍將領和幾個降軍將領在羅托這個滿州宗室面前也是大氣不敢出一聲,阿爾津因為先前的兩敗,這會也不好落井下石,在羅托面前說線國安的不是。要不然羅托追問起來,他也面上無光。

城下傳來通報,說是步兵大隊趕到。羅托忙讓線國安帶人去接李本深和張勇他們。九千多綠營兵進城後,本就不大的河池城頓時顯得有些擁擠。這擁擠倒不是說城中容不了這麽多人,而是不少地方都被潰兵縱火焚燒,使得沒有那麽多房屋能夠供清兵居住。

河池城原先倒是有清軍任命的同知,不過太平軍打來後,那同知攜印跑了。太平軍的廣西巡撫衙門任命了新的河池州官,可清軍來了後,那州官同樣也攜著木頭印跑了,故而城中現在根本沒有官員,就是那些衙役也都跑光。城中百姓大半也都跑到鄉下避難,因此清軍在城中搜刮到現在,也沒尋到多少糧食。

羅托部從貴州下來,沿途有一段時間就是靠打糧來維持,若不是退到都勻的廣西巡撫陳維新籌了一批軍糧送來,羅托這會只怕還在貴州境內下不來。不過陳維新提供的這批軍糧滿打滿算也只能支撐羅托部五六天,線國安這邊肯定是沒啥指望了,從柳州撤軍時就幾乎丟棄了所有輜重,並且本身也沒有多少軍糧,這會被太平軍從慶遠一路攆過來,怎可能還帶著軍糧。

李本深和張勇、劉芳名、高第、白廣恩等漢將進城後,羅托便召集諸將開會商議。

李本深原來是明將高傑的外甥,和李成棟一樣都是高傑手下大將。高傑死後,李本深代了高傑的提督一職,後與李成棟一起降了清豫親王多鐸。李成棟南下攻取廣東後良心發現再次反正歸明,李本深卻是一直替清廷賣命。順治八年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後,將李本深要到帳下出任左標提督,將甘肅總兵張勇調來出任右標提督。

磨盤山之戰後,洪承疇曾向多尼建議,要李本深出任貴州提督,張勇出任雲南提督,不過因北線大變,這兩個任命便暫時擱置了。這一次洪承疇讓他二人隨羅托北上,也是想讓他們立下戰功,這樣便可名正言順出任貴州和雲南的提督。

劉芳名原是明朝的柳溝總兵,順治二年降清後調任寧夏總兵,任上很受清廷委任的三邊總督孟喬芳器重。順治十四年調任江寧,後隨征南將軍趙布泰一起入西南。趙布泰因磨盤山之戰被革職後,劉芳名被洪承疇調到左標提督李本深帳下,這次隨羅托一起北上。

白廣恩原是明將,松山大戰時倒是立了點戰功,後來回陜西隨孫傳庭辦賊,潼關城破,敗於固原,被李自成軍圍困投降,得李自成重用。李自成死後,他卻搖身投了清朝,清廷對其並不重用,只撥入漢軍正黃旗下以閑職貼官用,直至洪承疇出任五省經略,他才在洪承疇手下聽用。不過也一直沒有得到大用,這一次白廣恩是自請北上的,用意也是想得些軍功。

高第是原明山海關總兵,而吳三桂是遼東團練總兵,高第手下有關寧兵萬余人,鄉勇三萬,吳三桂有遼兵四萬。吳三桂先投李自成後反悔降清,高第卻不願降清,與吳三桂在山海關西石河、撫寧縣九門口兩次大戰,均不敵吳三桂軍,只能引軍退走。吳三桂放清軍入關後,高第無路可走遂降清,仍令山海關總兵,後為河南開歸總兵,順治十年高第上書請休,因南方戰事反復,清廷不允,讓其到洪承疇帳下效命。入西南以來,高第一直沒有領過軍,一來年紀大,二來到貴州後身體便一直不太好,難以上馬殺敵。和白廣恩一樣,這一次高第也是自請北上,不過卻是想戰事結束便上書請休,無意長留雲貴。

諸將到齊後,羅托讓線國安簡短說了下廣西戰事情況,又讓阿爾津說了軍糧只能維持三五日的事,然後便要諸將決議,決議的結果自然是速戰。

速戰便要組織進攻,組織進攻就免不了諸軍之間的協調,雖然清軍之中以羅托地位最高,又是地道的滿清勛貴,可是在這種急需漢軍協助的情況下,他倒也不會給那些綠營將領施什麽臉色,而是好言好語的對綠營諸將說道:“西南那邊平西王已將朱由榔攆至緬邦,大將軍正決意要平西王入緬擒殺朱由榔,朱由榔一死,雲南局勢便可安定。然而現在廣東明軍突然西進占了廣西和湖南,平郡王那邊連日不得寸進,因此全指著廣西這邊。這一戰便為徹底殲滅廣西太平寇,奪回廣西,則西南局面便全盤而活,因此還望眾將軍用命,一舉得勝!”

“將軍只管吩咐就是,為朝廷效力,我等絕不是畏縮不前的人!”

線國安、李本深、張勇、白廣恩等漢將忙一齊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