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九章 出征(第2/3頁)

“正是!”已經有人起身來,高聲道:“楚督,下官等願與楚督同生共死,誓死保衛西關,絕不讓天山鐵騎踐踏我西關!”

眾人此時義憤填膺,紛紛表示與天山這一戰,絕不退讓。

楚歡此時終是擡起手,緩緩起身來,掃視眾人,問道:“諸位是否都是這個意思?可有人還想與天山議和?”

眾人互相看了看,卻並無一人說話。

“好!”楚歡握起拳頭,“本督還在猶豫不決,但是諸位戰意如此堅定,那麽本督也只能從善如流,既然大家都不想退讓,鐵了心要守護西關的百姓,和朱淩嶽決一死戰,本督自然沒有退縮的道理。”他微頓一頓,聲音低沉,緩緩道:“我西關官員清廉,百姓安居,朱淩嶽大逆不道,領兵犯境,如此逆賊,人人得而誅之,自今日起,我西關與朱淩嶽勢不兩立……本督令,從現在開始,西關與天山,進入全面戰爭狀態,西關上下,同仇敵愾,萬眾一心,共剿反賊……!”他猛然間拔出自己腰間的血飲佩刀,“自今爾後,與天山之戰,不死不休,但有人再提和議……!”刀光閃動,只見得刀光閃過之後,桌角生生被砍下一塊,他的聲音亦是冰冷異常:“誰若求和,以此為戒!”

……

……

春暖花開,正是好時節,可是朔泉的大軍,卻已經是金戈鐵馬,甲胄整齊,已經做好了出征的準備。

朱淩嶽狼子野心,公然謀反,人人得而誅之,西關總督楚歡下令,西關全體軍民,萬眾一心,共據強匪,而且由楚歡親率朔泉兵馬,馳援賀州。

南線無戰事,由軒轅勝才率領兩千兵馬駐守甲州,另外調派了三千兵馬,入駐了從北山手中得到的三縣之地。

楚歡之前已經從甲州調動了大批人馬馳援賀州,賀州如今的兵力,也已經近兩萬人,但是面對甘侯和朱淩嶽的十萬聯軍,兩萬兵馬根本不足以抵擋得住聯軍。

楚歡只能親提朔泉兵馬,前往增援,朔泉有一萬多兵馬,楚歡留下了兩千人馬鎮守朔泉城,余下一萬多人,盡數趕赴賀州。

曙色漸散,紅日初升,溫暖的晨光落在冰冷的鐵甲上,泛著淡淡的寒光,陽光之下,兵士林立,長矛如雲。

朔泉兵馬,自城外的禁衛軍營集結出發,此時上萬兵馬,已經是整裝待發。

陽光照耀下,兵將們的臉上都帶著堅毅之色,無數的目光,此時都聚集在一人身上,那人騎著火紅的戰馬,身穿褐色的狼甲戰盔,立在晨風之中,如山如嶽。

楚歡人在馬上,頭盔的護耳幾乎遮住了他半邊臉,可卻擋不住他那精光四射的雙眸,面對著整齊列隊的西關將士,嗆啷一聲響,清越嘹亮,如鳳鳴,如龍吟。

全軍肅然,沒有半絲聲響,晨風吹拂,吹的戰旗呼呼作響,助長了盛威,聲音獵獵如鐘,全軍皆聞。

“今日出征,只為西關父老鄉親,此戰必勝!”楚歡高舉戰刀,厲聲道:“西關必勝!”

全軍聽得楚歡沉凝如山的呼喝,一時間卻都是心中激蕩,眾兵士拔刀在手,斜指向天,齊聲高呼:“西關必勝,西關必勝……!”

刀光淒冷,光耀寒刀,一時間天地間滿是炫目的亮色,讓人分不清到底是陽光還是寒刀。

“今次出征,全軍上下以我為旗!”楚歡再一次高聲厲喝:“本督如進,若有人退,殺無赦,若本督棄眾而退,人人可殺之!”

將士們都是一怔。

楚歡並不多言,收刀入鞘,手臂舉起,“出征!”

簡簡單單兩個字,凝勁有力,全軍將官立時一隊接一隊傳了下去,萬余人馬,此時便只有一個聲音。

出征!

聲音嘹亮,三軍齊整,無絲毫混雜之音,腳步聲響起,先鋒先行,馬蹄隆隆,前軍出發,一隊隊,一列列的兵士,腳步齊整而堅定,朝著西方,如長龍般開始移動。

隊伍錯落有致,不急不緩,向西蔓延,遠處的百姓們則是遠遠望著,人們都已經風傳,朱淩嶽起兵造反,更要殺來西關,西關的百姓們因為均田令的施行,對未來都充滿著期盼,朱淩嶽的突然來襲,讓西關百姓怒火中燒,如今總督大人為了保護西關百姓的利益,率領兵馬前去迎敵,所有的百姓心中,都在祈求上蒼,祈盼這一戰,西關兒郎能夠凱旋而歸。

楚歡騎在戰馬上,望著行進中的大軍,神情凝重,他不知道此番一去,還有幾個人能夠活著回來。

大軍如龍,堅定、凝重,義無反顧,楚歡催馬而行,凝望著遠山浮雲、蒼天戈壁,不知為何,心中卻有一股熱血上湧。

他回過頭,陽光之下,朔泉城巍峨聳立,城中有他的家人親眷,他臨行之前,並沒有和家中的妻子們依依惜別,因為他知道,說得越多,也就越難舍,此番征殺,九死一生,無論結局如何,這都是他必須要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