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4/8頁)

讓他們大感意外的是,大祭司不同意這種做法,他甚至責罵了那些過分熱心的隨從:“如果我們就這樣趕走國王和他的弟弟,島民將會舍不得他們,說不定還會起來反抗我們。倘若我們順其自然,島民們慢慢就會發現,他們的國王由於反對奧羅而失去了權力。那時,他們要麽迫使國王服從奧羅的意志,要麽就親自驅逐他。”

“如果國王不肯低頭,又該如何呢?”一位年老的祭司問道,他回想起塔馬圖阿的父親的壯舉——哈瓦克島、塔希提島和莫雷阿島曾聯合發動對先王的戰爭,結果卻無功而返。

大祭司擡眼看看飄蕩在月色之中的人祭,說:“塔馬圖阿可能頑固不化,但他手下的人不會。你們看到了嗎?他的手下在今天的形勢下何其困窘和痛苦?而他們的頭領特羅羅現在在哪裏呢?在特哈妮的草屋裏樂不思歸!”

那位老祭司仍然拿不準塔馬圖阿國王是否願意讓位,爭辯道:“假如真的驅逐了國王,我們選誰來統治波拉波拉島呢?”

大祭司不希望有人提出這個問題,當著手下人的面,他不想成為犯上作亂的始作俑者,於是他含糊其詞地說:“奧羅已經選出了繼任者。”

“誰?”老人追問道。

“奧羅已經選中了特哈妮的父親,偉大的頭領塔泰。”

這個決定非常讓人震撼,祭司們驚得呆若木雞,繼而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波拉波拉島島民,而這個計劃無異於將他們的島嶼拱手送給哈瓦克島的統治者。以往,除非是通過圍困、戰爭或者詭計,否則這根本不可能發生。大祭司清楚,這消息一旦放出必然會受到詰問,於是他沒等任何人開口便補充道:“是奧羅選擇了塔泰。”

提到了奧羅,祭司們便不敢多言,畢竟他們剛剛才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給這位天神。於是大祭司繼續說,“正是因為這個,塔泰才鼓動他的女兒特哈妮嫁給特羅羅為妻。他會帶著最得力的幹將移居波拉波拉島,而面對哈瓦克島上的男人,波拉波拉島的人用不了多久就會變得不堪一擊。一旦當上波拉波拉島的國王,塔泰就會離開他的妻子們,跟我們的女人結婚。到那時,奧羅將成為至高無上的天神。”大祭司說到這裏便不再繼續。他沒透露自己到時候想要遷到哈瓦克島那雄偉的神廟裏任職的希望。屆時,他會將輔佐大業的追隨者中最忠心的波拉波拉島人都帶在身邊。

二十七名僥幸逃生的船員現在正一頭霧水。出發時,他們有三十名船員,在奧羅的神威下,已經死去了十分之一。他們無計可施,與頭領一樣困惑不解。然而在特羅羅與特哈妮共度良宵這件事上,他們與大祭司的猜測相反,心中更多的是欣慰而非困擾,因為馬圖曾傳口信給他們,說特羅羅必須活著回到波拉波拉島。他們懷疑塔馬圖阿國王已經對復仇計劃胸有成竹,要是自己也能盡一份力就更好了。原始的復仇欲望早已迷住了他們的雙眼。

全體船員有著一種共同的情緒。那天晚上,當小船即將駛進波拉波拉島的環礁湖時,夕陽西斜,在這座神奇的島嶼上投射出燦爛的金色光輝。面對此情此景,無論是誰,無論他正謀劃著怎樣的行動,都憑本能知道了一點:“波拉波拉島如此美麗。這是天神們特別眷顧過的島嶼。”

旅途即將結束,此時的波拉波拉島,山谷中暮色降臨,海鳥紛紛歸巢,夕陽的最後一抹余暉爬上山峰,直至山頂。黑夜喊著:“不要走!不要走!白天,不要離去,直到我抵達海岸!”聽到環礁湖裏面孩子們嬉戲的聲音,家的回響,而暗礁之外卻是海浪轟鳴——此時此刻。你若身處波拉波拉島,定能了解什麽是美。

此刻,塔馬圖阿國王的心情比其他人更加沉重。他領著弟弟走進王宮,命他坐在露兜樹墊子上。國王小心翼翼地放低門簾,有了這層保護簾隔開探子們之後,國王面朝著特羅羅坐了下來。他壓低聲音,拋出一句驚人之語:“我已做出決定,我們必須離開波拉波拉島。”

特羅羅呆住了。他從未考慮過逃走。他尚未意識到兄弟倆的小命已經捏在人家手心裏,毫無逃生的可能了。

“我們為什麽要走?”他倒抽了一口冷氣。

“此處已沒有我們的立足之力。”

“我們可以反抗!我們可以殺掉……”

“反抗誰?反抗人民?反抗其他的島嶼?”

“我們可以……”

“我們什麽也做不了,特羅羅。”

“但我們能去哪裏呢?”

“去北方。”

特羅羅很難理解這句簡單的話。哥哥的建議在他的腦子裏來回亂竄,此時的他只會一遍遍念叨這些嚇人的字眼。“去北方?”他想起早在幾個世紀之前曾有過幾只前往北方的獨木舟,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獨木舟無一艘成功返航。然而,有一首古老而神秘的歌謠卻指引著人們航向一座遙遠的島嶼,就在“七目星座”的注視之下。“七目星座”是一個神聖的星座,每升起一次,新年便隨之開始。有些人解讀這首歌謠的含義,認為至少有一艘傳奇的獨木舟曾成功返航過。歌謠中的唱詞在特羅羅的腦海裏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