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4/4頁)

“我們給孩子起名叫彌加。”最後他說。

“我想過幾個比較甜美的名字,也許可以叫大衛。”她建議道。

“就叫彌加。”艾伯納答道。

“他壯實嗎?”她虛弱地問道。

“托上帝的福,他十分強壯。”艾伯納安慰她。兩星期後,她就又去教課了。她又變成那個身材苗條、神采奕奕,在沉重的羊毛套裙下揮汗如雨的傳教士姑娘了。

傳教士有一個特點,就是在熱帶的夏威夷島上,他們仍堅持一絲不苟地按照自己的老家——陰冷的新英格蘭地區的方式來生活。他們仍然穿著笨重的衣服,做著同樣多的繁重工作,而且只要能夠找到食材,他們就吃跟過去一樣油膩的飯食。在這個盛產各種波利尼西亞水果的地方,他們最大的樂趣就是從過往的船只上弄到一袋蘋果幹,好使他們能夠享用一次油膩膩、甜滋滋的蘋果派。夏威夷的山上到處都是野牛,可傳教士只吃腌豬肉。水窪裏到處都是遊魚,可他們卻眼巴巴地苦等著從波士頓運來的幹牛肉。他們連碰都很少碰一下面包果,還把椰子當成異教徒的食物。在茂宜島上度過的那些漫長歲月中,只要不是整齊地穿著內衣、笨重的羊毛褲、長襯衫、長襪、馬甲和沉重的燕尾服,艾伯納就絕不開始他的神職工作。倘若跟人在外頭見面,他還要戴上那頂巨大的海狸皮帽子。傑露莎的穿著也照著丈夫的規矩來。

但是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每年的10月1日,夏威夷的夏天正是最熱的時候,傳教士夫婦都會神色泰然地穿上厚厚的羊毛內衣。他們遵循的是波士頓的習慣,在這裏也不會改變。同樣地,他們認為在清涼的環礁湖裏遊泳是那麽的別扭,因為巴塞羅繆・帕爾所著的《倫敦醫學辭典》中特別警告過他們:“遊泳是一項體力消耗很大的運動,不應該繼續推行,以防耗盡體力。對於人類以及四足動物來說,遊泳都不是自然的行為,後者的遊泳動作與它們行走時的動作是一樣的。”

夏威夷人和傳教士們之間某些尖銳的沖突就是由這些規矩所引起的。夏威夷人非常喜歡泡在水裏,幹活超過二十分鐘就會痛痛快快地沖洗一番。他們發現傳教士不僅不講衛生,而且身上還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有時候瑪拉瑪被他們那種汗臭味弄得實在心煩,就建議艾伯納和傑露莎在僅供阿裏義專用、其他人禁止入內的海灘遊泳,但艾伯納拒絕了她的盛情,仿佛拒絕一個來自地獄的邀請似的。

就這樣,傳教士夫婦一點都不理會島上的居民們世代積累起來的傳統智慧。他們穿著笨重得令人難以置信的衣服揮汗如雨,他們對身邊唾手可得、有益身體的食物視而不見。傳教士們一門心思地幹著繁重的工作,他們日益虛弱,積勞成疾,最後與世長辭。然而正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改變了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