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19世紀進入了尾聲,隨著夏威夷逐漸適應成為美國的一部分,火奴魯魯居民也慢慢習慣看到,以姬家為例,夏威夷有了另一種復雜的中國大家庭。隨著人數的增長,這些家庭注定要成為社區裏不可或缺的力量。姬老太太——姬家上下只知道管她叫五洲姨娘——時年五十二歲,被沉重的工作壓駝了背。還有她五個聰明能幹的兒子,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五個兒媳婦,和一大群小孩子,總數為三十八個,以後這個數字還一定會增長。因此,19世紀末期時,姬家已經有四十九口人,而且其中有不少已經到了該成親的年齡。再等上二十年,姬家可能會超過兩百人。

玉珍仍然赤著腳,擔著兩個籃子,頭上戴著竹編鬥笠,沿著唐人街的小巷子來回穿梭,售賣鳳梨和芋頭稈鹹菜。對於她來說,家裏人丁興旺實在令人欣慰。無論何時,當她走在每天走街串巷兜售蔬菜的路上,來到旅館大街和莫納克亞路的十字路口,也就是唐人街的中心,她都會油然而生出一股滿足感。多年以前,玉珍曾經冷靜地計算過,自己的五個兒子——他們瓜分了整個地球——非洲將會成為最能幹的那個,他得到了深造的機會。現在,三十一歲的非洲已經成了華人社區的領袖人物:律師姬非洲。幾個金色大字寫著他的大名,但是從那幾個字卻看不出他的辦公室所在的大樓也屬於他,中國城的好多商鋪要麽是他本人所有,要麽就屬於他的兄弟們。

實際上,這些大樓的實際歸屬權沒有意義,雖然從外表看來,姬非洲擁有旅館大街好多日進鬥金的店鋪的所有權,但事實上,這些產業都屬於整個姬氏家族。在玉珍的授意下,五兄弟組成一個聯盟。夏威夷人都知道,這個聯盟有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名字“會”,讀音是hooey,他們會說:“他們姬家是一個會呢。”正是以這種非正式的組織——姬氏會——有效地控制著家族財源。如果澳洲的可愛妻子秦家姑娘從她的娘家得到一小筆財富,這筆錢並不歸澳洲,也不屬於他的孩子。這筆錢歸“會”所有,姬家沒有哪個成員能算得清楚自己從“會”裏得到過多少利益。他身上的衣服、接受的教育、子女的教育、他的宅子、做買賣需要的啟動資金,所有這些都由“會”支付。就算他願意上繳這輩子掙下的所有財產,也無法免除他對“會”所欠下的債務。

姬家人中,非洲的這種責任感尤為強烈。他能在密歇根接受法學教育,靠的就是四個兄弟的賣力支持。為了維持他在法學院的開銷,他們得往死裏幹,可他們從來不抱怨,因為大家都同意玉珍的看法,兄弟裏最有能耐的必須接受教育,這樣就能保護其他人。姬非洲就是這麽做的。

目前,姬氏會控制著七個產業,非洲指引著它們在保守謹慎和激進冒險之間的狹窄出路上行進。他為每一項新的冒險事業投資,早先投資的事業要進行清算時,也會給出意見。他選購房地產,負責決定把哪部分租給商鋪,決定把姬家的子孫們送到美國大陸的哪一所大學。

目前來說,他作為首腦人物領導著這個由破爛的小商鋪、能掙錢的臟活累活以及數個小地產組成的小小中華帝國。但他絕不認為姬氏家族會安於弱小。非洲每次跟兄弟們見面——兄弟們個個留著大辮子,穿中式服裝,而他則剪了辮子,照著密歇根學來的方式著裝——總是念叨著一個信條:“姬氏會得發展。”若是父親尚在人世,非洲的賭博做法一定會令他大為高興。姬家買下房產之後,往往不到一個禮拜就把它抵押出去,換得大筆資金後再購買更多,之後再繼續抵押。姬家所有的商鋪都是靠信用購買的,但是債務總是細心地保證準時歸還。姬氏會手上不留現金,他們身上背的債務會把豪類們嚇一大跳。在姬非洲精明的操控下,姬家的產業開始興旺發達。

玉珍對於非洲管理資產的方式十分滿意。她本人並不管事,只有三件事情除外。每個姬家的孩子都得念書,光是1900年這一年,姬家就有三個孫子輩的男孩前往美洲大陸上大學——學的分別是醫科、牙科和法學。再過十年,又有十四個姬家子孫準備動身赴美。玉珍自己總是打赤腳,以省下更多的錢支付學費。至於她的兒媳婦們是不是也這樣做,那並不重要。這個不斷繁衍的家族驚人的節儉,就是為了把每一分錢從牙縫裏摳出來,攢著給聰明的孩子上學用。

在這個影響深遠的大事業中,玉珍不斷受到那個眼冒兇光的英國人烏裏雅蘇台・喀喇昆侖・布雷克的慫恿。他十分喜愛從英國教會學校一路走過來拜訪她,跟她用中國話交談。他說:“我以前老是罵美國佬危害夏威夷,有一陣子我還想對他們動武來著,但合並之後我就聳聳肩膀說:‘美國人不比英國人糟糕。英美都是可惡的強盜,要是我能受得了一個,就能受得了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