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4/4頁)

她一開口便停不下來了:“阿拉巴馬州的州府是蒙哥馬利;亞利桑那州是菲尼克斯;阿肯色州是小石頭城;加利福尼亞州是薩克拉門托……”

“告訴她夠了!”布雷穆斯泰德喊道,“我還沒問呢。”

“攝像機不要停。”拍攝導演也大聲說。

“你!”香港朝翻譯喊道,“接著翻譯。”

“立法機構通過法律,”玉珍大聲說,“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司法機構裁決它們是否違反憲法。”

“夠了!”布雷穆斯泰德喊道,“告訴她,別著急。”

“《權利法案》規定人有信仰自由和言論自由,”玉珍接著說,“軍隊不得搜查我的房屋。任何人不能以粗魯的方式對待我。”她決心一點不漏地說下去,以防止別人做出對自己不利的決定,“國會為兩院制,”她固執地說下去,“分別為參議院和眾……”

她離開移民局大樓的時候,手裏拿著美國公民的身份證明,等在外面的姬家人一片歡騰,她開心地從他們中間走過,跟每個人打著招呼,問:“你叫什麽名字?”他們回答後,玉珍便知道他們誰是誰了。她把龐大的家族中的成員一一對號入座之後,才覺得他們其實既不是客家人也不是原住民,因為在夏威夷,這些古老的名字已經煙消雲散了,所有乘坐“迦太基人”號來到這裏的人們都被重新改造成一個新的群體。她想得沒錯,姬家人甚至不能算作華人:他們是美國人,現在玉珍自己也是美國人了。她站在香港的汽車旁邊,口中喃喃道:“有了公民身份,這世道看起來都不一樣了。”

但這些美好的詞語並沒有把焦慮的心情從香港的記憶中抹去,當時在測試室,他的五洲姨娘一言不發地呆坐著,像個中國的農村老太太。現在,香港低頭看著玉珍的美國公民文件,方才的煩躁又浮現在心頭,香港有些性急地說:“哦,五洲姨娘!你拿的這份文件根本不對。”他從她手中拿過那份文件,給她看那上面寫著的陌生名字:查玉珍。但是當他把這個名字大聲讀給她聽的時候,玉珍卻十分鎮靜執拗地說:“我告訴那個好心人:‘既然我是美國人,你就得在文件上寫上我的真實姓名。’”她一頭鉆進汽車,儼然一位完成了偉大旅途的小老太太。

入夜,為了公民身份折騰了一天的玉珍疲憊至極,她點燃油燈,脫光衣服,仔細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麻風病症狀。手臂上沒有腫塊;手指完好無損;臉沒有變形;雙腿幹幹凈凈。她舒了口氣,把油燈放在地上,好檢查自己的一雙大腳,天亮時,香港就是在那裏發現了玉珍,枯瘦赤裸的屍體只剩了一把骨頭,旁邊放著一盞噼啪作響的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