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太子去世,媚娘重導權力部署(第3/10頁)

眾人看了心驚肉跳,李治卻不禁失笑:“果是顯兒的做派,簡直把西市裏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弄來了。”

戴至德、張文瓘等人卻不住搖頭——周王李顯實在不成話,這裏是皇宮,把一群江湖藝人召進來胡鬧,成什麽樣子?昔日隋煬帝就愛這些玩意兒,走到哪兒帶到哪兒,結果連國家都亡了!

媚娘也不以為然,看看東邊,再瞧瞧西邊,都覺索然無趣,回頭望了望坐在閣樓角落的小兒子——旭輪如今十三歲了,依舊住在宮裏,這孩子生性恬淡又極為靦腆,不跟哥哥們湊熱鬧,這麽熱鬧的百戲也不動心,依舊坐在他那張小席邊,細嚼慢咽吃著。劉祎之竟不勞宦官動手,親自為他布菜,還時而向旭輪念叨幾句珍惜糧食、愛惜黎民的格言,看來這位師傅算是選對啦!

正在此時,太子洗馬賀紀、太子家令閻莊匆忙登樓覲見,低眉順目道:“啟稟二聖,太子身體不適,懇請回宮休息,命我等侍奉聖駕。”

李治、媚娘聞言向正南望去,確見李弘臉色慘白,卻仍恭恭敬敬伏在東朝堂玉階上,向父母遙叩作別。李治趕忙揮了揮手,示意他只管去;李弘再拜謝恩,王君德、蔣孝璋這才一左一右攙其起身,東宮眾臣僚也紛紛向翔鸞閣叩拜,簇擁著太子離去。

李治望了媚娘一眼,滿臉憂色——沖喜不過是自欺欺人,弘兒的病越來越重,連蔣孝璋都束手無策,東宮之憂已瞞不住任何人,這可如何是好?

媚娘沒說話,只是摸了摸他的肩膀以示安慰——對她而言弘兒的病未必是壞事,雖然作為母親她也很難過,但若不是弘兒身體差,她又豈能一直攬權不放?她真想對李治說一句:“放心,還有我。”但是此時宰相在側,顯然不合時宜。

不過熱烈的歡呼聲很快沖散了憂愁,群臣都爭先恐後向東望去,只見《寶慶樂》已結束,又換了一曲渾厚雄壯的鼓樂。有兩個身穿鎧甲、頭戴纓盔的青年武士正在對舞,其中一人正是李賢。他那身甲是用金絲編就的,緊緊箍住軀體,把他勻稱的線條襯托得淋漓盡致,在陽光下閃著奪目的光芒,舉手投足英姿勃發。文武百官此刻才發現,這位平素禮賢下士的沛王千歲竟還是豪放雄渾之人,頗有尚武之氣,就像他祖父李世民一般英氣勃勃。而另一人也不遜色,他穿的是銀絲甲,相貌比李賢更俊美,柳葉眉、桃花眼,笑顰之間秋波流慧,竟有幾分陰柔之美,然而他動作卻大開大合瀟灑至極,好個俊俏男兒。

“那是誰?”李治回頭問眾人。

幾位重臣全都一頭霧水,站在後面的閻莊鬥膽插言:“此人名喚趙道生,是沛王府中戶奴,原本是養馬的,沛王見他一表人才常帶在身邊……”閻莊本欲娓娓道來,卻覺此中奧秘實在難以啟齒,搞不好便有離間骨肉之嫌,於是把後面的話咽了回去,轉而一聲哀嘆——真君子當人背人始終如一,試問列位皇子誰能媲及李弘之德?可惜偏偏好人多磨難,德才兼備、表裏如一的李弘恐已命不長久;更可嘆自己身為東宮之臣,前程仕途完全攀附在太子身上,倘若李弘龍馭上賓,自己胸中抱負只怕也要化作泡影了。

閻莊嗟嘆不已,好在眾人注意力都在東棚,誰也沒再細問。只見李賢與趙道生又各取一柄寶劍,四目相對已有默契,倏然舞動起來,劍影閃耀令人膽寒,那兇猛的路數便如戰場搏殺一般,看得台下眾人都捏一把冷汗;他二人卻見招拆招駕輕就熟,一動一靜皆在套路,真不知私下演練過多少遍了。漸漸地兩人似乎忘了是在表演,興之所至越舞越快,躥來縱去閃轉騰挪,便如一對展翅的蝴蝶,金銀旋轉彼來我往,又似陰陽日月盤旋相應。

然而就在這邊舞得精彩之際,西棚又出了奇的,十幾個宦官扯起一張大網,網上一男一女正在蹴鞠。也不知那張網是什麽柔軟之物織就的,踩在上面根本站不住,一蹦一跳的,兩人就那麽一起一伏地踢著毬,你傳我、我傳你,各顯技巧花樣甚多,看著格外滑稽。更令人咋舌的是,那兩人竟是周王李顯和王妃趙氏。群臣見狀盡皆大笑——哎喲喲!我大唐的奇女子真不少,這位王妃比咱皇後還放得開,虧得她能陪荒唐的李顯一起瘋,這對小夫妻還真般配!

李治、媚娘也捧腹大笑,卻見郝處俊快步繞道面前,跪倒施禮:“臣有諫言,不吐不快。”

“怎麽了?”李治見他神色焦急,“愛卿有話起來說。”

郝處俊卻伏地不肯起,痛心疾首道:“至誠至善者,少年心性。欺詐之心若生,則無可挽回!今二王春秋尚少,意趣未定,該當兄弟和美,相敬如一。今分為二朋,遞相誇競。且俳優小人,言辭無度,酣樂之後,難為禁止,恐其交爭勝負,譏誚失禮。非所以導仁義,示和睦。若助長此風,恐有蕭墻之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