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存在的康氏“公車上書”

盡管孫中山上書的結果很不理想,但是這表明中國人的國家意識已然覺醒,維新思潮已有星火之象,大勢已不可逆轉。

人心可用,四海鼎沸,以讀書人為主體的群眾政治運動就要爆發了!

還好大家都是讀書人,比較本分,知道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上書進言,來釋放政治激情!與孫中山稍有區別的是,大部分人都選擇直接進言皇帝。

但政府不會允許什麽人都能直接把建議或意見遞交給皇帝,要不然皇帝得忙死,估計連吃飯、上廁所的時間都不會有。因此得有一個機構替皇帝處理此事,將意見、建議歸納整理後才遞給日理萬機的皇帝,這就是都察院。

都察院制度始於明代,清朝覺得還不錯,也拿來接著用,是全國最高的監察、彈劾及建議機關,可能類似於現在的中紀委,但是權力應該比紀委要大。

都察院養了一種人,這種人叫禦史,相當於中央紀檢監察幹部。其中的佼佼者有張佩綸、張之洞、翁同龢等人。

雖說明清兩朝的禦史都是以找茬為職業,不過到了清朝,禦史們已經遠遠不如前輩在明朝混得那麽風生水起了。這主要是清朝的君權比明朝更集中造成的,尤其是雍正設立軍機處之後。

打個比方吧,明朝皇帝是運動員,經常和禦史互掐,但是清朝皇帝是裁判員,指揮下面的禦史掐別人。

介紹完都察院,現在回過頭看看1895年都察院正面對的大事。

這一年的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遭到了朝野人士的強烈反對。其實,在條約簽訂之前,大批得到內幕消息的現職官員已經發難了。這些人主要是京官,他們從4月14日起,接連上奏,反對簽訂《馬關條約》。

反對自然是無效的!

條約簽訂後,待在北京考試的大批公車們才知道消息(簡單解釋一下,公車這個詞,是為了紀念國家以公家的車馬接送應試舉人赴京的傳統,因此公車也可以膚淺地理解為舉人、士子)。公車們義憤填膺,開始聯名上書,截至5月8日,共計上書三十一份,聯名者一千五百五十五人次,其中梁啟超領銜廣東公車八十人上書。這就是歷史上真正的“公車上書”始末。

不對吧?大家熟知的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去哪裏了?

答案是沒有!

翻遍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賬,可以肯定那天沒有出現過一千三百名公車到都察院遊行示威並且被拒的事情。其實,現在流傳的“公車上書”故事大都是采納自康有為自己出品的《公車上書記》。

換句話說,康有為是在說謊。

那他為什麽要說謊?為什麽要把自己包裝成改革旗手?

其實這都是康有為後來流亡海外時,為了吸引海外僑胞給自己投資而刻意量身打造的光輝形象。不過這也不是他唯一一次這麽做,他還偽造過一份證據,造成的後果更加嚴重。

話又說回來,那些現職官員、公車們的進言,朝廷采納了嗎?

這批人的進言總體可以分為四大內容:拒和、遷都、練兵、變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朝廷不可能都同意。拒和、遷都不用考慮,練兵和變法嘛,倒是可以考慮考慮。慈禧和光緒也是這麽想的。

大清董事長慈禧當然不會承認戰敗有自己多大的罪過,即使心裏承認嘴巴也不會說。她老人家總結出來的戰敗理由只有一個——將領指揮不力,軍隊戰鬥力不濟。

坦率地說,慈禧說出了一部分事實。盛極一時的湘軍、淮軍確實都已是明日黃花,軍隊重蹈旗兵、綠營的後塵:訓練荒廢、紀律松弛;吸食鴉片、克扣軍餉;擾民有余、打仗不足。

這邊,慈禧和光緒都不看好自己的軍隊;那邊,官員和舉人們也覺得應該練兵。於是“編練新軍”的決定由此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