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逃離異鄉(第2/4頁)

楚瀚又點了點頭,神情平靜,心中籌思:“看來黎灝找不回百裏緞,惱羞成怒,準備拿我開刀了。朝中那些嫉妒我的大臣,想必也加油添醋,落井下石了一番,才換來這三個大罪,一個絞刑。”他不願再與黎灝糾纏,決定當夜便越獄逃走。

吳士連望著他,神色中有哀憫,有同情,也有憂懼。楚瀚只微微一笑,說道:“吳大人不必憂心,我早知道自己開罪陛下,下場會是如此。請您跟陛下說,我死得甘願,只恨沒有替陛下留住我的姊姊,成為陛下的妃子,為此好生抱憾。”

吳士連聽他這麽說,知道楚瀚心中清楚得很,什麽三大罪狀都是借口,楚瀚真正的過錯,是沒能成功讓他的姊姊成為皇帝的妃子。吳士連信奉儒家道德規條,對於黎灝一心想娶剛喪夫的中土美女,心中甚是不以為然,此時見到楚瀚在征服占城一役中冒險犯難,襄助破城,有功於國,卻因無法滿足皇帝的私欲而受到迫害,加上其他大臣的攻訐讒言,竟致死罪,更讓他感到羞愧無地。號稱禮義之邦的大越國中竟發生這等不仁不義、失德失禮之行,豈不讓來自漢地的楚瀚笑話了?

當然人死後便不會再笑話於大越國,但吳士連心中如何都覺得過意不去,愧疚難言。他又怎知楚瀚出身於黑暗腐敗的大明皇宮,跟隨梁芳多年,嘗過萬貴妃的手段,更見識過錦衣衛和東廠的囂張跋扈、無法無天,冤枉殺戮幾個大臣乃是家常便飯;他還覺得大越國行事過於仁義,沒將他下獄拷打,整個半死不活,只輕輕判個絞刑,委實沒什麽好怨的。

吳士連眼見楚瀚神色平靜,當然不知道他老早作好準備,打算當夜便越獄逃走,只道他一片赤心,有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誠。他想到此處,心中更加慚愧,長嘆一聲,說道:“楚先生,我大越國實在對不住你啊!”楚瀚搖頭道:“此非大人之錯,大人何須道歉?”

吳士連仍不斷搖頭嘆息。他收起卷軸,起身準備離去,忽然又轉身回來,靠近柵欄,壓低聲音說道:“楚先生,我不能坐視正直忠臣受邪佞所害,明日一定上書皇上,替你求情!就算會冒犯皇帝,我也得去!”

楚瀚知道此舉無濟於事,但也不禁為他的正直義氣所感動,說道:“吳大人千萬不必如此!犯不著為我賠上自己的前途聲名,生死有命,楚瀚早就看開了。”吳士連隔著柵欄,握住他的手,潸然淚下,甚是激動。

哭了好一陣子,吳士連才終於止淚,離開牢房。此時牢室外的守衛頓時增加到十多人,十多雙眼睛直盯著楚瀚,估量他得知自己被判死刑之後,很可能會設法逃走。但見楚瀚毫無動靜,只抱膝坐在牢房角落,似乎已沉沉睡去。

一夜很快便過去了,清晨來到時,眾獄卒才松了一口氣。一人過來拿鎖匙打開獄門,喚道:“時辰到了,出來受刑吧!”

牢房中楚瀚仍舊抱膝坐著,頭擱在膝蓋上,看似睡著了。獄卒走進去踢他一腳,但見他整個人陡然散了開來,攤落一地。那獄卒一聲驚叫,往後跳去,定睛一看,才發現那根本不是人,竟是一堆稻草搭成的假人!而楚瀚本人早已消失無蹤,眾人連他是何時逃脫,如何逃脫都一頭霧水,一陣慌亂後,趕緊四下搜尋,急向皇帝稟報。

其實楚瀚在吳士連進入牢獄時,便已計劃好如何逃脫。他老早布置好稻草人,披上自己的外衣,放置在角落;在吳士連即將走出牢獄時,他趁獄卒們轉身送走吳士連的一剎那,竄上三丈高的窗口,鉆過老早扳開的鐵條,出了牢獄。他甚至有閑暇望著吳士連離開牢獄,慢慢走回皇城,嘆息這人雖迂腐卻不失是個好官。在此之前,他已逃出牢獄好幾回,摸清了周遭地形;而此時守在外面的十多名守衛都被喚入牢獄中監視他,外面防守松懈,他輕而易舉便出了監獄,離開皇城,往北直奔。

半夜時分,他來到升龍城北的叢林邊緣,從農家取了清水和幹糧,直奔入林。他知道只要自己一入林,黎灝便派再多的人出來追捕,也不可能找得到他。他在林中快行一陣,深入密林,直到天明,才停步休息,爬到高樹上小睡一會兒。

他感到十分輕松愉快,似乎煩惱一掃而空,世間再無值得憂心之事。他睡得極沉,等到覺得不對勁時,已經太遲;但聽細細的笛聲圍繞在自己身畔,吹笛之人似乎遠在天邊,又似乎近在眼前。楚瀚一驚,想清醒過來,卻無論如何也無法醒轉,有如陷入夢靨的深淵,無法自拔。他知道大事不好,驚得全身冷汗淋漓,但那笛聲仍舊如繩索般纏繞在自己身周,毫不放松,而且愈纏愈緊。

過了不知多久,他終於感到能夠睜開眼睛,清醒過來,深深地吸一口氣,但見面前兩尺處便是一張醜臉,正是蛇族大祭師。大祭師笑吟吟地望著他,說道:“小子,好久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