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六子(第4/8頁)

就像任何一次頒獎一樣,安慰獎總是放在最前面的。

大家都把期待的眼神投向了楊宇霆,等著他宣布那個特等大獎的獲得者。

謎底隨即揭開,果然是他!

會議主持人隨後提出表決,一切毫無懸念,因為贊成的人遠遠超過半數。

但是人們發現,偏偏這個人沒有到場。立刻有未舉手的人提出,鑒於被選舉人本人不在場,這樣推舉有欠妥當,不合規矩。

楊參議不愧是宦場老手,回答從容不迫:本人不在而推舉甚多,說明眾望歸一。

再沒有任何異議。

主持人當場宣布:選舉結果有效。

第二個貴人

 

此時,張學良的心一定已經悲涼到了極點,但他只能選擇被動接受,除此沒有其他任何辦法。

東三省最高軍政長官就要新鮮出爐了,這個人卻不是他。

就在這時,歷史的天平又一次發生了驚人的逆轉,一個人忽然出現在會場門口,並引起了一片驚呼聲。

此人身著孝袍,腰系麻繩,腳蹬麻鞋,不像是開會來的,倒像是奔喪來的。

張學良人生中第二個貴人來了!

張作相,時任吉林省督軍兼省長,老派代表人物之一,曾擔任奉軍第二軍軍長,是張學良的頂頭上司。

聽名字,你可能會認為他與張作霖有什麽親戚關系。其實不是,兩人同姓純屬巧合。盡管不是血緣上的親戚,但這兩人絕對有過救命的交情。歷史上,張作霖兩次結盟,張作相均榜上有名。

張作相之所以能“眾望歸一”,確實是由於他的聲望,說得更直白一點,是因為只有他才是當時各派均能接受的人物。

郭鬼子造反,十萬精銳直逼奉天,形勢危如累卵,幸虧他和吳俊升兩人拼死護主,才轉危為安。此事不僅使老張感慨系之,認為關鍵時候還是幾個老兄弟最忠心,而且為他自己在老派中贏得了巨大聲名。

郭部兵敗,除處決郭憤青外,老張氣惱之下,還準備將叛亂將領一律處死。幸虧張作相以平叛功臣之身再三苦諫,才保住了他們的性命,

郭老師鬧事,小張學生自然不能免責,用老張的話說,自己兒子“信任郭鬼子已經勝過信任他老子”了。按照老張的性格,死罪雖可免(總要有人接班),活罪卻難逃。也是張作相充分發揮好人做到底的精神,使盡渾身解數,做工作,說好話,總算讓小張得以全身而退。

無論老派還是新派,對張作相只有兩個字的評價:厚道,三個字的評價:真厚道。

既有與老帥八拜結交的資歷,又有平叛立功的業績,還不會為難兄弟們,這樣的人,不選他,選誰?

在會議召開前,已經有人把總司令軍服送到了張作相府上。

但是張作相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進入會場後,他手捧那套保安總司令的軍服,把它放在了張學良面前。

誰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人人面面相覷。小張本人也手足無措,連忙站起來表示自己太年輕,各方面經驗不足,還是敦請老叔(張學良對張作相以叔伯輩相稱)統管東三省軍政大權為好。

當著眾人的面,張作相聲淚俱下,動了真感情:老帥在世時,經常要我關照漢卿,我如就任此職,無顏面對九泉之下的老帥。漢卿年輕有為,子承父業名正言順,大敵當前不能再拖了。

這些話入情入理,真是說到小張心坎兒裏去了,一時間既感動又激動。

對會議的選舉結果和任命,張作相表示實難從命,理由是要趕回錦州給母親辦喪事。

一個多星期後,在“講武系”少壯派的擁護下,東三省省議會聯合會推翻舉手表決的方法,改用選票推舉,張學良順利當選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實踐出真知,誰說二者不可得兼。

小張在正式宣布就職的同時,還成立了一個東三省保安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沒有什麽實權,但能把老棍棍們都裝進去,基本相當於後來蔣介石在台灣搞的戰略顧問委員會這樣的機構。楊宇霆名列其中。

老楊馬上提出辭職。

張大帥手下的老兵,三朝元老,當朝宰相,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招呼不打一聲就給免了,也太說不過去了吧,不就是主持會議時沒選你,歷史上有那麽一點意見嗎?

人家一個“小諸葛”,給你個小字輩當顧問逗著玩兒,也太不拿人當人看了。

知道老楊是嫌職務不夠分量,怎麽弄一個夠分量的位置讓他幹幹呢?小張很頭疼,憋了半天,總算憋出一個“黑龍江省軍務督辦”來。

老楊不聽猶可,一聽氣得差點抽風抽過去。當總參議那會兒,黑龍江省省長都是要向他匯報工作的,現在竟然反過來,要他這個老前輩到下級那裏去當公務員,這在最看重等級的官場體系中,不啻於給人老臉一嘴巴子,是一種明明白白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