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敗局(第3/7頁)

所以說,即使在亂哄哄的沙俄時代,俄國軍隊也並不一定弱於日本。要命的是現在的蘇聯比當年的俄國還要兇猛,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其軍事力量早非吳下阿蒙。

這種猶如吃了壯骨粉一般神速的進步,是外人甚至包括那些所謂的“俄國通”和亡命在外、對本國國情已然生疏的白俄所不了解的。

顯然,大家都被誤導了。

傳說中的怪俠

 

讓我們再回到同江戰場。

兩個出場隊員:中方是東北軍,蘇方是遠東紅軍。

先曬曬東北軍這邊。

武器裝備上,東北軍雖然在國內地方軍中已是首屈一指,但明顯弱於蘇聯紅軍,重炮、飛機、軍艦這些特種部隊更無法與蘇軍相比。

當然,東北軍的短板並不全在物,更多的還在於人。

人其實不少。在東北少帥張學良發布對蘇作戰動員令後,東北軍一線兵力迅速增至十余萬,而遠東紅軍能集中的兵力僅為四萬(最多時也只有八萬)。二比一,論總體數量,中方占有一定優勢。

可是如果比兵員質量,差距就很明顯了。

東北軍的前身奉軍歷史上最輝煌的階段是“整軍經武”。然而這麽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東北軍還是停留在當年的水平,甚至退步了。

盡管如此,東北軍在同江之戰中也並非完全沒有勝算,哪怕是打成平局也有可能。

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個好的帶兵之將的話。

然而沒有。上蒼仿佛不再眷顧東北軍,天空將星暗淡,郭松齡走了,楊宇霆完了,最善統兵的大將一個不剩。

於是,前方督戰並協調全局的便成了我們熟悉的老實人:東北軍副司令張作相。

張作相確實是個無可挑剔的好人,但他絕不是一個能人,更不是一個在危難局面下可以獨撐大局的將帥之才。

威勢可禁暴,德厚不足以治亂也。

——《韓非子》

也罷,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只能如此了。先打起來再說。

一開始雙方互有攻守,有贏有輸,東北軍並不總是吃虧,紅軍也不老是占便宜。

在一些局部戰場,中方還組織了俄式偽軍,把那些逃到東北來的白俄部隊重新武裝起來,鼓動他們披掛上陣。

你們不是要打回家鄉去嗎,現在給你們機會,上吧。

雖然是俄國人打蘇聯人,但東北“還鄉團”的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出於“階級仇恨”,打起對面的同胞兄弟來毫不手軟,把蘇聯紅軍氣得嗷嗷亂叫。

戰場形勢一僵住,中蘇就談判,談判了仗還在打,就這樣邊談邊打,邊打邊談。

東北軍的前方似乎隱隱約約出現了一線勝利的曙光。直到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在前方沖突不斷加劇的緊張時刻,一個走路姿態極其古怪、左右搖擺的蘇聯將軍被從烏克蘭軍區緊急調往遠東。

這個人之所以行走姿勢古怪,是因為只有這樣,才沒有人能看出他其實是一個殘疾人士。

當年從軍打仗時,他的腿部曾受過槍傷,手術治療後,變成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

傳統武俠小說中一般稱這樣的人為“怪俠”,武功屬於莫測高深的那一種。

遠在莫斯科的斯大林發出一項指令:布留赫爾(中國名加倫),調任特別遠東集團軍司令。

如果你對這個名字還比較陌生,可參考另一個名字——蘇聯衛國戰爭第一名將朱可夫。

此君擅長於大兵團作戰,指揮過的戰役可列出長長一串: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庫爾斯克戰役、第聶伯會戰、柏林戰役……

 

加倫是蘇聯衛國戰爭第一名將朱可夫的老師

 

加倫是朱可夫的老師。

除了軍事是其特長外,我們還要把一個很多外國人都獲得過的終生榮譽授予他。那就是:中國通。

北伐時,他曾任廣州革命政府首席軍事顧問,並參與創建國民革命軍,北伐軍中的黨代表制度、政治工作制度就是這位老兄作為新理念首次引進中國的。

雖然現在兩國交兵,各為其主,但說句公道話,當初人家為了中國革命確實也沒少出力。

那時,為了避嫌,蘇聯被派到中國來幫助革命的顧問都自稱是“退役失業者”,然後被廣州政府以個人身份聘用(以後千萬不能相信顧問是退役者返聘這樣的鬼話)。加倫老師也是如此,在國內,遠東紅軍都是他一手創建的,一個聲名赫赫的軍區司令不遠萬裏跑到中國來當個小小的參謀,不要名,不計利,無論如何還是需要點國際主義獻身精神的。

作為黃埔軍校的老同事,加倫和蔣介石曾經關系不錯。雖然出身蘇維埃,但加倫身上職業軍人的味道很濃,這也是蔣介石最欣賞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