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華北危局(第4/7頁)

他們一開始想拿錢買。

在上海市區大出洋相的維克斯輪式坦克,就是從英國買來的。當時一共進口了十輛,結果在閘北的馬路上癱的癱掉,炸的炸掉,最後都被當成破銅爛鐵派了別的用途——當工事街壘用。

維克斯很差勁,只是城市巡邏用車,但這並不表明英國坦克都很爛,事實上,它有好的,英制最新式坦克時速達到三十公裏,這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可是人家不賣給你。

英國人說我們自己家的部隊還沒裝備哩,先給你,怎麽可能?

世界上第一個造坦克的是英國,接下來就輪到法國了,於是又去找法國。

法國人一攤手,要新坦克沒有,還沒造出來,舊坦克倒是又多又好又便宜:雷諾坦克。

一戰中,除了英國坦克外,戰場上最拉風的就是這種法制雷諾。那會兒所有坦克裏面,只有雷諾首先采用了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的炮塔,坦克手坐在上面,端一挺機槍,突突突地掃上一圈,著實很酷。

一戰的時候,因為貨俏,法國人閉著眼睛一次生產了三千多輛,等到戰爭一結束,他們傻眼了,都不打仗了,誰要買你那麽多坦克?又不能幫著耕田織布,跟買回一堆沒用的廢鐵差不太多,而且一戰後大家都知道了坦克的厲害,因此會造這玩意兒的越來越多,不只英法這兩家,強一點的都能自行制造,用不著買你的。

怎麽辦,嚴重的供大於求啊,家裏壓著這麽多的坦克總不能當飯吃吧,於是只好用上了生意場中的最後一招——揮淚吐血大甩賣。

就這樣,也只拋掉一半。到二戰德國人打進法國時,倉庫裏還堆著一千五百輛雷諾呢。

對著日本人,法國人只說了一半實話,雷諾又多又便宜是真的,好卻未必。

地球在不停旋轉。一戰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武器技術早就突飛猛進,你要再說雷諾有多麽了得,那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大笑話。

日軍擁有的雷諾坦克,一部分是直接購自法國,另一部分則是九一八後從東北軍倉庫裏搶來的。

在上海廟行戰場,法國雷諾曾被金澤第九師團投入使用。可是事實證明,再便宜的垃圾也還是垃圾。垃圾雷諾可把日本兵給害苦了。

火力強不強先不去說它,關鍵是臭毛病奇多,平時這裏那裏出點故障簡直再正常不過,就是上了陣還要耍大牌,開著開著一不高興就撂挑子不幹,躺那兒歇著了。

畢竟是老爺爺級別了,走兩步還要喘三口大氣呢,不容易啊。照理說,困了打個瞌睡也可以原諒。問題是這個瞌睡打得著實不是時候,因為不遠不近,不早不晚,它歇的地兒往往正好是戰場中央!

你這讓跟在後面的一群老少爺們怎麽辦,進退兩難啊,難道也像你一樣躺下來歇著?

對手會把你們當活靶子給幹掉的。

由於在國際市場上淘不到好的,日本人不得不咬咬牙走國產化道路,89式中型戰車應運而生,可是剛剛出場時也沒弄出多大動靜。

東北戰場上天氣實在太冷,連坦克都受不了,冷凍液被凍住那是常有的事,機械部件脆裂也屢見不鮮,所以經常壞,加上速度慢,不客氣地說,馬占山的騎兵都比它好使。

在上海廟行,89式曾與雷諾一起上陣。論地形,廟行的確比江灣要平坦得多,但也只是相對而言,那裏開起坦克來也一樣不爽,由於轉動不靈活,89式的履帶經常陷在泥巴裏動彈不得。

日本人是比較善於總結的,也確實有一股子追求完美、深鉆到底的勁頭。一·二八淞滬會戰剛剛打完,他們已經在埋著頭思考怎麽提高坦克的性能了。

針對中型戰車機動性能較差的缺點,日本人又研制出了92、94系列的輕戰車。

一個火力強,一個機動性好,這兩種坦克湊一塊兒,優勢互補,在大部分為開闊地面的南天門如魚得水。

它們不是英國維克斯,沒有輪子可給你炸,它們不是法國雷諾,不會“間歇性死亡”,它們的裝甲很厚,你用捷克式輕機槍和手榴彈都射不穿,轟不破,對於嚴重缺乏反坦克裝備的中國軍隊來說,幾乎就是不可戰勝的天敵。

徐庭瑤在南天門連築六道預備陣地,但當關東軍戰車隊發動沖擊時,別說六道,十道都頂不住,基本上一道陣地,只能堅持一到兩天。

徐庭瑤手下的三個師長,杜聿明就不用說了,劉戡一向被評價為腦子一根筋的人,打起仗來瘋狂得很,然而即便是他這樣的猛人,面對坦克洶湧而至,也變得目瞪口呆,無計可施。

因為丟失陣地,劉戡一度急到了要抹脖子自殺的程度。

前線死傷累累,以血肉之軀擋新銳之器,卻仍擋不住日軍的瘋狂進攻,徐庭瑤內心無疑受到了極大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