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死亡旅行(第4/6頁)

可是蔣介石偏偏不這樣做,仍然采取那種“蠢到家”的蝸牛式尾追戰略,就跟商量好一樣,幾乎是只手把紅軍給“送”入了貴州。

說蔣介石是戰略戰術失當的“蠢”,李宗仁絕不會同意。他認為,這是某人別有懷抱,一方面用紅軍來消滅異己,另一方面卻保存中央軍實力,在紅軍後面慢慢跟進,以便一點點占領紅軍離去後留下的地盤。

不愧是多年的老對手,彼此肚子裏的算盤摸得真是絲絲入扣。很多年後,蔣介石的公子蔣緯國在一本書上完全證實了李宗仁的這一猜測:他老爸當年確實是想用這種一石二鳥的辦法,來賺雲、貴、川的地方軍頭,以便完成國防計劃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抗戰中的戰略大後方。

既是“賺”,那就不能打,蔣介石此舉高明就高明在,由於受到紅軍威脅,那些本來堅決拒絕中央染指的西南山大王們竟然一反常態,爭先恐後地請中央軍過去“主剿”,結果“剿”到後來,貴州王王家烈一頭栽下馬來,四川王劉湘、雲南王龍雲雖然僥幸保住了位子,但也被蔣介石趁機滲透進去,從此就紮下根,趕都趕不走了。

楊虎城的擔心不是多余的,蔣介石的確盯上了他的西北。

蔣緯國在書中認為,他的父親對未來的中日之戰曾有過通盤考慮,即一旦全面開戰,東南沿海難以守住,只能遷往內地,而這個內地,必須把南北都包括進去。具體來說,在南方,川、貴為核心,雲南為後方。在北方,陜西為核心,甘肅為後方。

在所謂的核心名單中,川、貴已有把握,剩下的就是陜西,而在川、貴、陜中,蔣介石又對陜西格外看重,認為是今後“禦侮復興之根據地”。

蜀中縱好,向為天府之國,然終偏於西南一隅,僅宜苟安而已,很難倚此成事。

想當年,諸葛亮那是多大一個能人,六出祁山,心血耗盡,卻只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到了他的學生姜維,也是智勇兼備,能征慣戰的一員名將,接過遺志,出川九伐中原,比自己的老師還多三趟,仍然毫無建樹。

這說明什麽,說明要定天下,就必須先人一步,在北方搶占戰略要點。

石破天驚

 

顯然,楊虎城不可能不了解蔣介石的心思,如果他不向後者拱手稱臣的話,無論紅軍被消滅與否,陜西這塊地盤都終將失去,更不用說經略大西北了。

此時此境,他和他的第十七路軍都沒有選擇,如不主動出手只有遭殃,但自身力量過於薄弱,必須尋找同盟者。

東北軍作為陜西客軍,兵力上又明顯強於第十七路軍,因此張學良、楊虎城之間開始也是彼此猜疑,但是共同的處境,很快就讓他們認識到,只有轉變連橫策略,與其他諸侯結成合縱陣營,才能在未來找到各自的出路。

本來兩廣事變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張學良、楊虎城事前甚至已商定,如果蔣介石對兩廣動兵,則出兵援助兩廣。

可是出乎意料的是,隨著事態的發展,除了兩廣自己以外,能出手相助者甚少。

真正響應的也有,比如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這些人,可他們都早已過氣,空喊誰不會,但又能起到什麽實際作用呢?

此時當然不是公開跳出來和蔣介石叫板的時候。

等到兩廣事變結束,張學良、楊虎城與蔣介石的緊張關系不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再趨緊張。

因為蔣介石搞定了南方,可以專心致志來搞北方了。

 

張學良、楊虎城和蔣介石共進自助餐

張學良、楊虎城要自保,就只能和其他北方巨頭一起,把“逼蔣抗日”進行到底。

先是諫諍。

以楊虎城所處地位,他不可能出這個頭。因此最初進言的是閻錫山和張學良。

趁著蔣介石舉辦五十大壽,一片喜氣洋洋,大家都高興的機會,閻、張相互看了一眼,便開始小心翼翼地獻上忠言,希望“委座”能放棄武力削藩政策,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那一陣蔣介石像走鋼絲一樣,但接連著搞定“福建事變”、“兩廣事變”,讓自己也有點環顧宇內,雄視左右的感覺,正在興頭上呢,如何能聽得進去。

說來說去,不就是想讓我不要跟紅軍作戰,然後你們都不用打仗,彼此相安嗎?

不可能!

閻張兩人,一個想聯合紅軍,一個已經聯成了,自然都不肯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

蔣介石的臉色開始晴轉多雲,不好看了。

跟你們說好多遍了,紅軍已成強弩之末,這個時候,如何能夠停手!

他氣呼呼地問閻、張:是我服從你們,還是你們服從我?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閻、張只好卻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