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到西安去(第2/14頁)

兩天之後,蔣介石才知道,原來楊虎城也“叛變”了,至此,無論是他的自尊心還是自信心,都到了不堪的程度。

蔣介石不肯服軟,張學良就被掛在了中間,既不得上,也不得下,這時他才對於學忠的話深有體會。

舌戰群儒

 

如果沒有兩股新的力量的加入,少帥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一股來自於南京政府內部的主和派,這一派的首領是宋氏兄妹,即宋美齡和宋子文。

宋美齡,宋氏三姐妹中的老幺,海南文昌人,但她出生於上海,又長期留學於國外,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她的廣東話、上海話、英語說得要遠比普通話好得多。

在聽到西安事變,尤其自己丈夫生死不明的消息時,宋美齡自然倍感惶急。

在宋氏姐妹中,宋美齡雖然最小,但膽子並不小。某種程度上,還可以說是三人中最有膽魄的,她很早就幫助蔣介石掌管空軍,所以被稱為空軍之母。

跟著蔣介石這麽多年,大風大浪不是沒有遇到過。“兩廣事變”發生後不久,蔣氏夫婦在江西臨川行營就曾遭遇過一次險情。那天半夜,在臨川城外,突然槍聲大作,當時也以為可能是發生“兵變”了,蔣介石自己都有些慌亂。宋美齡卻立即說,你把手槍給我,如果沖不出去,我就自戕,絕不受辱!事後查明,原來是城外的部隊鬧了誤會,相互開了一陣槍,虛驚一場。

 

宋美齡在民國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可這次西安事變既不是誤會,也不是虛驚,此時除了那份全國通電外,西安與外部的所有聯系都已斷絕,幾個小時之內,無法得到關於蔣介石存活與否的任何確切消息。

正規渠道堵塞,謠言就開始走街串巷,有的說老蔣的腦袋早就被掛在城頭示眾了,還有的說西安城裏面已經打得翻了過來,所謂“駭人者有之,不經者有之”。

宋美齡此時的要求很簡單,作為妻子,她希望那個一生相伴的人能夠平安歸來。

此時南京政府正就西安事變召開緊急會議。

宋美齡很清楚,這次會議不僅決定著丈夫的生死,事實上還關系著其未來的命運和前程,她必須參加。

可是她實際上無法公開參政,尤其是涉足如此重要的會議。

當年孫中山帶著大夥顛覆清朝鬧革命,順帶把女權運動也掀了起來,所以才有秋瑾、沈亦雲、唐群英、沈佩貞等眾多女俠冒死參加革命。然而等到清帝退位,民國初成,卻沒她們什麽事了。

在國民黨黨章裏,竟然找不到一條有關“男女平等”的條款,倒是有這麽一條:國民黨員,不要女的!

一道打江山,最後卻連張小板凳都不讓我們坐,看了著實讓人窩火。女將之中,以火暴著稱的唐群英、沈佩貞當時就撲將上去,把宋教仁痛扁一頓,那種打法也頗具閨房特色:伸出手去,撓臉的撓臉,揪胡子的揪胡子,還有打嘴巴的,那動作更嚇人,所謂“以纖手亂批宋頰,清脆之聲震於屋瓦”。

宋教仁負痛狼狽而去,但女子參政的權利終究還是沒能爭來。

喊喊口號容易,思想深處的那許多痼疾和成見,豈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消除得了的。

那位要說了,宋美齡不是還管空軍嗎,都掌軍權了,怎麽能叫不參政,至少算幹政吧?

其實確切一點說,參政的應該是蔣夫人,而並不是她宋美齡。

老蔣說,我要讓我太太抓空軍。誰敢說不行?

然而這個世界又非常現實,轉眼間,由於蔣介石生死未蔔,世態炎涼的一面馬上就暴露出來。

眾人在發現會議場上多出一個女人後,立刻群起質疑:誰把她放進來的,一個女人有什麽資格參與軍國大事?

大家不是不認識宋美齡,都認識,但他們心底裏還有另外一種聲音在回蕩,那就是:你還以為是老蔣在這裏主持呢?

宋美齡一動不動。

我有資格,因為小女子也是一個普通國民,需要了解大政國情,所以完全可以來開會。

看到宋美齡可能面臨窘境,孔祥熙趕緊上來打圓場,主持會議的老好人何應欽也幫著說話,總算沒有讓這位在眾人眼裏已經嚴重貶值的“委座夫人”被當場轟出去。

但是一旦站住腳,宋美齡很快就讓與會諸君見識到,她這個小女子,並不是一般的小女子。

會議雖然在討論如何解救蔣介石,可是有一種論調,始終讓宋美齡覺得分外刺耳。

有人說,“委員長”就不應該輕易到西安去,可他不聽勸,偏去,結果怎麽樣,中計上當了吧。

說這話的,有真心著急的,但更多的是冷嘲熱諷和落井下石。

宋美齡意識到,如果任由這種輿論滋長蔓延,即使丈夫能夠活著回朝,其威望和權力也可能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