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突圍

常德會戰再次驗證了陳誠的觀點,即優秀的戰鬥力,有時能夠挽救戰略和戰術。

橫山勇用兵之詭譎,不僅令孫連仲暈頭轉向,連被日本人稱為“中國最有才能的戰區司令官”的薛嶽都差點翻船。

常德會戰初期,孫連仲以為橫山勇是要續攻石牌,薛嶽則從以往經驗出發,判斷對方可能是聲東擊西,就像第一次長沙會戰那樣,讓第一〇六師團明著從贛西北發動,主力卻偷偷摸摸地直奔湘北。

直到日軍南下常德,他才和孫連仲一樣猛醒過來,也才匆匆組織兵力援救。

沒有虎賁師,常德一天都堅持不了,兩位早就輸得一幹二凈了,正是虎賁師的浴血堅持,使薛嶽和孫連仲有了反敗為勝的可能。

除孫連仲自己調兵遣將外,薛嶽連抽四個軍馳援,其中突前的是第十軍。

第十軍是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功臣,也是最有可能率先解常德之圍的勁旅,從薛嶽、孫連仲直到余程萬本人,都對其寄望甚大,他們自己也自信心很足,在路上爭分奪秒地進行強行軍。

可惜獨木難以成林,其他那三個軍太慢,一直都跟不上來,導致第十軍孤軍深入,反而落入危險境地。

橫山勇通過空中偵察,發現有援軍直奔常德以南而來,趕快命令名古屋第三師團和第六十八師團前去堵擊。

由於急著救援,第十軍沒有辦法做到隱蔽行軍,其前進方向和路線都被日機偵知,導致經過叢林時被日軍伏擊,師長孫明瑾陣亡,其他各師也有較大傷亡。

此時李玉堂已晉升,第十軍新任軍長是方先覺。在遇到這種極端困難的意外情況時,他仍保持了清醒頭腦,不肯與堵擊日軍過多糾纏,而是不顧一切地撕破防線,向常德以南強行推進。

只是在受到重創的情況下,這支足以繼第七十四軍於後的部隊再無能力進入常德,小股先頭部隊就算到了沅江岸邊,也只能在山中鳴槍為號,聊以聲援而已。

盡管擋住了第十軍,但橫山勇的苦惱有多無少。

由於遇到虎賁師,他苦心孤詣設計的戰略戰術已然大為貶值,整支大部隊都被牽制和吸引在常德,使得中國軍隊得以從外圍進行包抄,戰局變得相當被動。

常德城裏的第五十七師其實已經基本打光,原有八千之眾,到此時,師部人員、傷兵加上炮兵團余部,僅有幾百人,且被圍得水泄不通,但這幾百人仍然十分頑強,連炮兵都在掩埋山炮後,做好了肉搏拼刺的準備。

橫山勇多次派飛機往城裏扔勸降書,但均被撕得粉碎,而侵入城內的日軍卻死傷累累,連第一一六師團的代理聯隊長都負了重傷。

真是騎虎難下。

幾百人,即算鋼鐵所鑄,也有熔化的時候,可問題是已沒有多少時間了,而且舍命相拼的這幾百人,你必然還要拿接近數字去相抵。

原先橫山勇對常德來個四面合圍,也有想完全消滅第五十七師的念頭——能成建制抹掉“虎部隊”的主力,功勞不見得就比侵占常德差,可他如今已“勇”不到這種程度了。

11月28日,橫山勇命令讓出南門一側,那樣子已經十分可憐——把常德城讓我使使好不好,不然我沒法對上面交代啊。

常德城內早成廢墟,橫山勇急頭賴臉地要侵占這座空城,還就是要有所“交代”。

退路奇跡般地自己跳了出來,可余程萬並不能想走就走,因為他沒有接到撤退命令。

12月2日,常德城內的守軍越打越少,且糧彈兩缺,完全依賴空投維持,而包圍圈卻越縮越小,其所能控制的空間只剩百余平方米。

這時,余程萬才想到了突圍。

12月3日淩晨,第五十七師召開臨時緊急會議。

不能大家都走,得有人留下,於是不多的幾個指揮官展開了爭執,不是爭誰走,而是爭誰留下。

余程萬讓團長柴意新突圍求援,但柴團長提出,到達援軍至少應由師長以上將官統領,一個團長無法指揮和聯絡,所以還是他留下為好。

突圍求援只是一方面的理由,最主要的是為第五十七師留下火種。自淞滬創建以來,虎賁師幾乎百戰百勝,而對於把榮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部隊來說,“覆沒”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只要師長能夠突圍,就說明這個師還存在,以後仍能再建。

柴意新那時已經知道留下必死,然而這位才三十出頭、剛剛新婚不久的年輕軍官仍然選擇了把生的機會留給別人,留給他的長官和其他兄弟。

當天上午,柴意新身中四彈而亡,一身軍服被鮮血浸透,留在城內的官兵大多戰死。

常德保衛戰有著空前的慘烈。戰後城裏城外,遍布雙方戰死者的屍體,而且很多死於近距離肉搏,有的中國士兵在臨死前的一刹那,仍竭盡全力將刺刀捅向對方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