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而降

就在孫立人“驃騎軍”迂回的同時,有一支神秘部隊也在進行穿插,只不過他們的範圍和目標更大,要抄的是密支那的底。

密支那在孟拱後方,是日軍在緬北的最後一個據點。經兩年經營,不僅城外已形成環形防禦陣地,城裏的地上地下,工事布得密密麻麻。

因為這些原因,很多英軍將領認為密支那難以攻取,盡管蔣介石的統帥部和史迪威本人多次提出方案,但都遭到了東南亞盟軍總司令蒙巴頓中將的拒絕。

史迪威決定不再陪英國紳士玩兒。

按照骨牌的一般玩法,緬北戰場的進行順序應該是這樣:野人山、胡康河谷、孟拱河谷,最後才是密支那。

在孟拱河谷戰役剛剛打響之時,史迪威就組織中美聯合特遣隊,直接插入密支那,出人意料地開辟出了第二戰場。

特遣隊由中、美軍隊混編而成,分為兩支縱隊,總計六千多人,其規模與孫立人派出的“驃騎軍”大體相當。

與“驃騎軍”不一樣,由於目的不同,特遣隊在路上即使遭遇日軍,也很少與之交鋒,實在繞不過,才留下一支部隊作為掩護。

每天十公裏的推進速度,放在平原上不足為奇,但如果是雨季的緬北絕地,那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奇跡。

5月17日,特遣隊趕到密支那,並發起“眼鏡王蛇”行動。

“眼鏡王蛇”的第一個步驟是奇襲密支那機場。由於特遣隊的行動秘密而迅速,日軍在遭到打擊的前一刹那,還在做他們的春秋大夢,逃路時連鞋子褲子都來不及穿。

先進的技術設備,使得戰術實施擁有了更加廣闊而豐富的空間,第二個步驟緊跟而至:空中列車。

當天下午,運輸機川流不息地飛臨密支那上空,一松鉤,機身後牽引著的滑翔機便一節節地降落下來,從裏面湧出來的,都是剛剛由國內運達、加入中國駐印軍的部隊。

搭乘空中列車的中國駐印軍官兵

按事先約定,特遣隊向史迪威發出密電,密電上只有五個字:“威尼斯商人。”

史迪威知道,“商人”要開始做生意,“眼鏡王蛇”行動成功了。

消息一夜之間傳遍世界。英國首相丘吉爾致電蒙巴頓:“中美軍隊是怎樣漂亮地在密支那從天而降的,對此你有何解釋?”

蒙巴頓無言以對。

5月18日,史迪威親自帶著十幾多個記者抵達密支那機場。

老頭的軍事天賦和戰爭智慧在“眼鏡王蛇”行動中畢露無遺,也讓他大出風頭。春風得意之余,他向記者們宣布道:“半個月內,我們將拿下密支那!”

但史迪威高興得太早了一點。

“眼鏡王蛇”行動雖然使中美軍隊部分繞過城外防守,可是城內連邊還沒碰著,正是調動降落機場的後續部隊、乘勝追擊的時候。

偏偏美軍前線指揮官在關鍵時候犯了大錯,對軍隊的使用,不僅不集中,反而分散,結果造成攻擊不利。

就這麽一愣神的工夫,密支那就不好打了。

起初防守密支那的日軍只有一千,一周之內,增加到三千,第二周又增加到五千。

這些日軍明知沒有退路,一個個都到了歇斯底裏的狀態,他們要像在太平洋島嶼上一樣,利用密支地的堅固工事進行“玉碎防守”。

說是半個月,史迪威兩個月都沒能拿下密支那。

奇襲變成了“拔河”,這當然不是史迪威所樂意看到的。

在史迪威心目中,美軍最可靠,英軍次之,中國軍隊只能排在末尾。想來,密支那久攻不下,可能還是駐印軍不中用之故,於是他便把英美軍派了上去。

一打之後,老頭大跌眼鏡。

美軍欻欻地往後退,根本不聽命令,英軍參加密支那戰役的還是突擊隊,看上去卻更飯桶,幾乎是扔了槍就跑,沒有一點肯突擊的樣子。與此相反的是中國軍隊,沖鋒號一響,無不往前猛沖,無論官兵。

為此,史迪威沮喪地在日記中寫道:“連美國人都不中用了,真難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