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支可怕的軍隊!(第3/6頁)

他堅信,隋帝國傾盡國力、四度遠征而未竟的事功必將在他的手中完成!(《資治通鑒》卷一九七:“上謂侍臣曰:‘遼東本中國之地,隋氏四出師而不能得;朕今東征,欲為中國報子弟之仇、高麗雪君父之恥耳!’”)

君臨天下十八年來,這是李世民第一次穿上戎裝,走向戰場。

奔馳在壯闊而蒼涼的冬日原野上,青年時代那一腔躍馬橫刀、叱咤疆場的豪情再度激蕩在他的胸中。

此刻的唐太宗李世民跟當年的隋煬帝楊廣一樣,絲毫不把蕞爾小國高麗放在眼裏。

這是與楊廣如出一轍的自信。

沒有人知道這份自信會換來怎樣的結果。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春,李世民命房玄齡留守長安,命蕭瑀留守洛陽,命太子李治監國,坐鎮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同時命高士廉、劉洎、馬周等人駐定州輔佐太子。

安排好這一切後,李世民隨即親率六軍北上,浩浩蕩蕩地開赴遼東戰場。隨行的大臣有長孫無忌、岑文本、楊師道等人。

三月,李世勣的前鋒大軍從邊境重鎮柳城(營州治所,今遼寧朝陽市)出擊,拉開了遼東之戰的序幕。

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李世勣采用了疑兵之計,派出部分兵力直趨遼河東岸的懷遠鎮(今遼寧遼中縣),並且虛張聲勢,給高麗守軍造成唐軍主力要從這裏突破的假象。就在高麗軍隊紛紛向此集結,在這一線嚴陣以待的時候,李世勣主力卻悄悄掉頭北上,於四月初突然從通定鎮(今遼寧新民市東)渡過遼河,兵鋒直指玄菟(今遼寧沈陽市)。

高麗的防禦重點在正西,此刻唐軍主力突然從正北方向殺出,真是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高麗舉國震駭,遼東境內的所有城池全部閉門自守。

四月十五日,李世勣與李道宗開始對蓋牟城(今遼寧撫順市)發起進攻,只用了十天時間就將其攻克,俘虜士兵兩萬余人,繳獲糧食十余萬石。

帝國遠征軍首戰告捷!

蓋牟城是高麗在遼東的軍事重鎮之一,此戰的勝利令唐軍士氣空前高漲。

在南線,擔任助攻任務的營州都督張儉也率領契丹、靺鞨等少數民族軍隊渡過遼河,攻擊建安城(今遼寧蓋州市),殲滅高麗軍隊數千人。

與此同時,張亮的艦隊也已渡過渤海,在遼東半島南端成功登陸。右驍衛將軍程名振立刻率部進抵卑沙城(今遼寧大連市)。

卑沙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堅固城堡,四面都是懸崖峭壁,唯有西門可以攀登。程名振仔細觀察地形之後,決定利用夜色的掩護,從西門對卑沙城發起強攻。

是日深夜,唐軍將領王大度率領敢死隊從西門攀登。等到高麗守軍覺察時,敢死隊已經攀上了城門,雙方隨即展開短兵相接的肉搏。一番血戰之後,王大度終於占領西門,程名振立刻率大軍殺進城中,與高麗守軍進行了激烈的巷戰。至五月二日,唐軍全部肅清了守城之敵,並俘虜八千余人。

第一階段的戰役,唐軍連戰連捷、勢如破竹,而高麗在遼東的軍事據點則接連失守。接下來,雙方爭奪的焦點就是遼東城(今遼寧遼陽市)。高麗軍隊在這裏修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並且屯駐了重兵。

就在程名振攻克卑沙城的當天,李世勣率部火速南下,將遼東城團團圍困。

同日,李世民車駕抵達遼澤(今遼寧遼陽市西)。這是一片方圓兩百余裏的沼澤地,人馬無法通行。李世民立刻命閻立德用幹土鋪出了一條道路,於是大軍順利通過,於五月三日推進到了遼河西岸。

唐軍來勢洶洶,大有一口吞掉遼東城的架勢。

淵蓋蘇文不無驚恐地意識到,遼東城一旦失守,整個遼東的門戶就徹底洞開了!

所以,他無論如何都要保住這座重鎮。

五月八日,高麗一支四萬人的步騎混合兵團越過鴨綠江,緊急馳援遼東城。唐軍統帥部馬上作出反應,命李道宗率領四千騎兵阻擊這支高麗援軍。

四千對四萬,兵力對比如此懸殊,這仗該怎麽打?

盡管唐軍的戰鬥力是首屈一指的,可高麗人也不是軟蛋,當年楊廣的百萬大軍在遼東折戟沉沙就是明證。所以部將們紛紛向李道宗建議,應該采取守勢,以深溝高壘來抵擋高麗援軍,等皇帝大軍一到,再與敵人決戰。

李道宗瞪了他們一眼:“我們是前鋒,本來就是清道夫的角色,為皇上掃清障礙是我們的職責,怎麽能當縮頭烏龜,把敵人留給皇上?”

話音剛落,果毅都尉馬文舉就挺身而出,慨然道:“不遇勁敵,何以顯壯士!”

大家面面相覷,無話可說。李道宗隨即率部出發。戰鬥打響後,馬文舉身先士卒,奮勇砍殺,所過之處,敵人紛紛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