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蹕山大捷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六月中旬,李世民率領遠征軍迅速南下,於六月二十日包圍了安市城。

在遼東境內的所有高麗據點中,這座安市城的情況最為特殊。

嚴格來講,它現在處於半獨立狀態。

當初,淵蓋蘇文發動政變、大權獨攬後,高麗各地方的守將和城主都懾於他的淫威,不得不向他屈服,唯獨安市城主拒不承認淵蓋蘇文的新政權。淵蓋蘇文勃然大怒,數度發兵攻打。由於安市城城防堅固,加上安市城主英勇善戰、指揮有方,所以屢屢將政府軍擊退。淵蓋蘇文沒轍,最後只好放棄,任憑安市城變成一個沒有歸屬的獨立王國。

但是此時此刻,淵蓋蘇文卻不能再對安市城置之不理了。

因為遼東的其他重鎮均已陷落,只剩下這座安市城可以阻遏唐軍的兵鋒。雖說它的南部還有建安、後黃、銀城、烏骨等城池,可這些地方的防禦都相當薄弱,根本經不起唐軍一擊。安市一旦失陷,唐軍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跨過鴨綠江,直搗平壤。

所以,淵蓋蘇文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保住安市城——保住這遼東的最後一道屏障!

就在唐軍進圍安市城的次日,淵蓋蘇文就命令北部總督高延壽、高惠真,統領高麗、靺鞨兵共計十五萬人,大舉救援安市城。

十五萬人是什麽概念?是傾國之師,是高麗王國目前可以動用的所有機動兵力和後備部隊!

毫無疑問,唐帝國的遠征軍與傾國而來的高麗軍隊必將在安市城展開一場大決戰。

安市城的存亡將對這場戰爭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李世民很清楚——安市城是一顆硬釘子,要拔下它並不容易。

所以一開始,李世民曾打算繞過安市城,先把南部的建安城打下來。可李世勣卻不同意皇帝的戰略,他的理由是: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唐軍的補給中轉站在遼東城,如果繞過安市進攻建安,那麽後方的運輸線很容易被安市守軍切斷;反之,如果先攻下安市城,則建安城唾手可得。

李世民尊重李世勣的意見,遂決意攻打安市城。

當高延壽的救援大軍火速向安市城推進的時候,李世民對當前的形勢作出了三種判斷。

他說:“現在高延壽有三種戰略選擇:第一,率領大軍前進,與安市城的守軍互為掎角,占據險要地形,派出靺鞨騎兵抄掠我們的牛馬,一旦我們進攻受挫,要撤退又受阻於沼澤,就會陷入困境,這是上策;第二,救出安市城的軍民,然後撤退,這是中策;第三,自不量力,與我們在戰場上一決勝負,這是下策。諸位等著瞧,高延壽必出下策,要生擒他易如反掌。”

與此同時,高麗軍中的一個謀士也正在向高延壽獻策:“李世民對內掃除群雄,對外制伏戎狄,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如今傾國而來,我們不是他的對手。而今之計,只有堅壁清野,避其鋒芒,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然後派出奇兵切斷唐軍的補給線,一旦唐軍的糧食告罄,求戰不得,欲歸無路,我軍便可大獲全勝。”

很顯然,這個謀士的策略正是李世民所說的上策。

可惜的是,剛愎自用的高延壽根本聽不進去。他斷然拒絕了謀士的建議,毅然揮師西進,決意與李世民一決雌雄。

一切都被李世民掐準了,而高延壽的敗局也就此注定。

高麗援軍馬不停蹄地向安市城奔來。

當他們距離安市城四十裏地的時候,李世民擔心他們不敢前進,於是命左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率一千名突厥騎兵作為誘餌,去誘使高麗軍隊繼續深入。

阿史那社爾與高麗軍剛一交鋒,就佯裝敗北。高麗士兵大喜,互相喊著說:“唐軍太容易對付了!”於是爭先恐後地追擊,直抵安市城南八裏,然後緊靠山麓紮營列陣。

李世民笑了。

高延壽果然有勇無謀。

他隨即帶著長孫無忌等人和數百名騎兵登高遠望,觀察敵情,只見高麗軍隊旌旗飄飄,陣營綿延達四十裏。同時,李世民又仔細觀察了高麗軍營附近的山川地形,尋找適合伏擊和沖鋒的地點。

一番偵察之後,李世民心裏已經有了八成的勝算。

就在這時候,江夏王李道宗向李世民提出了一個直搗腹心的戰略。他說:“高麗以傾國之兵來戰,都城平壤的防禦必然薄弱,臣請率精兵五千,直搗腹心,拔其根本!只要攻下平壤,高麗的數十萬眾便可不戰而降。”

這是一個出奇制勝的戰略。

假如李世民采用了這個戰略,那麽這場高麗戰爭的結局很可能就會全然不同。可令人困惑的是,李世民聽完後卻一句話也沒有說。

沒有說話並不代表默許,而是表示拒絕。

李世民為什麽會拒絕李道宗的提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