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真正的英雄,才懂得欣賞自己的對手(第3/4頁)

雖然此次親征,李世民和楊廣一樣,未能達到討平高麗的戰略目的,但是從戰爭的結果來看,李世民與楊廣的所得所失卻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二者付出的代價不同。

楊廣第一次親征高麗就出動了一百多萬大軍,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幾乎一下子就拖垮了國家財政。而且,隋軍在交戰中也付出了大量的傷亡和損失,前面的多次戰鬥暫且不論,僅宇文述最後一次長途奔襲率領的三十萬五千人,在撤至薩水時一次就損失了三十萬兩千三百人,幾近全軍覆沒,同時喪失的武器、裝備、輜重更是數以億計。

回頭來看李世民的親征,唐軍出動的總兵力不過十幾萬人,僅是隋軍的十分之一,而且據《資治通鑒》記載,唐軍在這場戰爭中的陣亡人數總共才區區兩千人。雖然這個數字非常值得懷疑,可即便給它後面加上一個零,算它兩萬人,跟隋軍比起來也不過是九牛一毛。

其次,二者取得的戰果不同。

楊廣一征高麗時,僅在遼東城下就被拖了整整三個月,始終不能前進半步。後來雖說宇文述繞過遼東直趨平壤,卻是中了高麗人的誘敵深入之計,最後全軍覆沒,根本不足為訓;此外,來護兒的水軍雖也曾一度攻入平壤,但結果也是損兵折將、一無所獲。

相反,唐軍在這場戰爭中卻幾乎橫掃了整個遼東地區,先後攻克玄菟、橫山、蓋牟、磨米、遼東、白巖、卑沙、麥谷、銀山、後黃等十座城池,後來雖因撤軍而放棄,但卻將遼州、蓋州、巖州的七萬居民遷入中國,使得高麗在遼東經營已久的幾大軍事重鎮一朝空虛,變成了荒城和死城。此外,唐軍前後共斬獲四萬余顆首級,僅駐蹕山一戰就將高延壽的十五萬大軍徹底擊潰,極大地殲滅了高麗軍隊的有生力量;後來雖然釋放了大量戰俘,但卻將其中訓練有素的三千五百名軍官悉數遣回中國任職,獲得了一筆無形的軍事財富。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李世民和楊廣從失敗中汲取的經驗教訓截然不同。

雖然二者從高麗撤軍後,沮喪的心情是一樣的,二征高麗的決心也是一樣的,但是楊廣卻並未從失敗中獲得什麽有價值的經驗教訓。第二次東征時,他照例拉出了一百萬人的大軍,也照例命宇文述繞過遼東奔襲平壤,自己又照例在遼東城下埋頭攻打了兩個月,一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模樣。後來雖說想出了一招堆築“布袋大道”的主意(與唐軍“修築土山”可謂異曲同工),可畢竟只是小小的戰術改變,對於整場戰爭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楊玄感叛亂一爆發,楊廣就不得不匆匆撤軍,使得二征高麗無果而終,屬於典型的在一顆石頭上絆倒兩次的搞笑之舉。

反觀李世民,親征高麗的失敗對他產生了極大的觸動,也讓他終於找出了失敗的症結,那就是——忽視了海軍在運輸補給和迂回機動方面應該發揮的巨大作用。

此次東征,李世民雖然也派出了一支由張亮率領的四萬人的海軍,其在海陸總兵力中的比例並不算低,但是綜觀這支海軍在整場戰爭中的表現,實在有點不盡如人意。除了在前期攻下一座卑沙城,在後期與陸軍遙相呼應、協攻安市南部的建安城之外,唯一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軍事行動就是——海軍曾派出一支偏師,由丘孝忠率領直接開到了鴨綠江口。可他們到底去幹什麽史書卻語焉不詳,據說只是去“耀兵”了一下,所以我們只能把它理解為去執行了一次偵察任務,刺探高麗軍隊在鴨綠江至平壤一線的布防情況。

由上可知,張亮的這支海軍在此次東征中實在沒發揮什麽重要作用。這其中除了張亮本人的能力確實有限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實是李世民的戰略思想有問題——

他壓根就沒想讓海軍擔任什麽重要任務,頂多就是讓他們在遼東半島給陸軍敲敲邊鼓、唱唱配角而已!

雖然李世民在戰前也曾派人將河南諸州的糧草運往萊州軍港,也讓海軍承擔了一部分運輸任務,但是在數量上遠遠不夠,仍然只是陸地運輸線的補充而已,大部分的糧食補給還是由河北諸州運到遼東邊境的懷遠鎮。

在這裏,李世民犯了一個和楊廣一模一樣的錯誤——過於倚重陸上的運輸線!

所以,當戰爭中好幾次出現是否繞道的爭議時,李世民最大的顧慮就是陸地補給線被後方的高麗軍隊切斷,就像當年的宇文述繞道奔襲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後方糧草供應不上一樣!

從這個意義上說,高麗戰爭的成敗與否,關鍵並不在於是否要繞過遼東。

對於這次東征高麗,後世論者大多認為如果采用李道宗等人的建議,跨過鴨綠江直取平壤,唐軍就有可能出奇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