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政治

經過一場安史之亂,李唐朝廷湧現了三個政治強人,他們是:郭子儀,元載,魚朝恩。在軍界,郭子儀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牛人;在朝堂,元載是大權在握的首席宰相;在內廷,魚朝恩是獨掌禁軍的頭牌宦官。

三個人在政治上構成了一個相互制約又動態平衡的三角,而代宗李豫就站在三角之間,小心翼翼地維系著這個微妙的政治格局。

這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不但要考驗一個帝王的智商,更要考驗他的情商。

比如大歷二年(公元767年)二月,在代宗和郭子儀之間就發生了一件事。

表面上看,這是件小事,可要是處理不當,則勢必釀成一場大禍。

代宗和郭子儀不僅是君臣,還是親家——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代宗的女兒升平公主。小兩口平時也是恩恩愛愛的,但免不了也有拌嘴的時候。有一天不知何故,兩個人忽然吵開了,而且互不相讓,越吵越兇,最後郭曖冷不防冒出一句:“你仗著你老子是天子是吧?我實話告訴你,我老子根本瞧不上天子,你讓他當他還不當呢!”

完了,沖動是魔鬼。郭曖話一出口就後悔了。

他知道,自己一時沖動喊出的這句話,足以讓他腦袋搬家,也足以讓他老子的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更足以讓郭氏滿門跟著他一塊遭殃!

別的不用說,光看升平公主此刻的表情,郭曖就已經知道自己闖下什麽樣的大禍了——公主一言不發,只是死死地盯著郭曖。

如果此刻公主的目光是火,郭曖肯定成了一塊焦炭;如果此刻公主的目光是刀,郭曖肯定成了一攤肉泥。在盯了郭曖足足有半柱香的工夫後,公主就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了。

她要去哪?

不用問,回娘家。

準確地說,是回皇宮。

郭曖一想到他那句滅九族的話馬上會落進天子的耳中,頓時全身暴汗、雙膝發軟。他很想叫住老婆,跟她賠禮道歉,可男子漢大丈夫的自尊心卻令他無論如何也開不了口。

公主就這麽進宮了。

聽到寶貝女兒怒氣沖天地轉述完那句話後,代宗李豫也愣了好一會兒。他的眼中瞬間閃過很多豐富的內容。不過,帝王畢竟是帝王,在這種時候情商自然是比普通人高的。

代宗莞爾一笑,說:“這事你就不知道了。其實你郎君說得沒錯,他父親要想做天子,這天下豈是咱們李家的!”

公主頓時目瞪口呆,原本一張櫻桃小嘴此刻變成了一個碩大的圓。

代宗呵呵笑著,溫言勸慰她趕緊回家,別耍小孩子脾氣。隨後,不管寶貝女兒如何暴跳如雷,代宗硬是讓宦官和宮女把她送出了宮。

升平公主剛剛被架出宮,郭子儀就滿臉驚惶地入宮來了,他身後還跟著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年輕人。

年輕人就是郭曖,他此刻的臉色已經差不多跟死人一樣了。

郭子儀對著天子納頭便拜,口口聲聲請求天子治罪——不但要治郭曖的大逆不道之罪,還要治他郭子儀的管教不嚴之罪。

代宗還是呵呵笑著,親手扶起了郭子儀,說:“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作家翁。’兒女閨房之言,何足聽也!”(《資治通鑒》卷二二四)

俗話說得好:“不是傻子和聾子,就不要做人家的嶽父和公公。”兒女們閨房裏的氣話,怎麽可以當真!

這就是天子的雅量。

即便你沒有這樣的雅量,也要硬把它裝出來,否則一天也別想坐穩天子的寶座。

郭子儀聞言,心裏的千鈞石頭終於落地。

當然,兒子還是要管教的。

回府之後,郭子儀就毫不留情地打了郭曖幾十棍。盡管郭曖被打得皮開肉綻,幾乎昏死過去,但是郭子儀心頭的驚懼和憤怒還是久久不能平息。

“兒女風波”剛剛過去不久,郭子儀就又碰上了一件倒黴事——也不知道是誰吃了豹子膽,居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把郭子儀的祖墳給盜挖了。

這個聳人聽聞的盜墓事件很快就在長安坊間傳得沸沸揚揚。代宗立刻責令有關部門追查盜墓賊,可查來查去,始終沒有任何線索。老百姓對此議論紛紛,都說這夥盜墓賊誰的祖墳都不挖,偏偏挖帝國大佬郭子儀的祖墳,顯然不光是圖財,更是為了泄憤。

誰和郭子儀有這樣的深仇大恨?

據一些消息靈通人士大膽猜測,此事的幕後主使很可能是另一個跟郭子儀平起平坐的帝國大佬。

他是誰?

不是別人,正是獨掌禁兵的首席宦官魚朝恩!

人們如此猜測的理由是:魚朝恩素來嫉妒郭子儀功高,當初就曾處心積慮地利用“鄴城之敗”整倒了郭子儀,沒想到郭子儀這幾年又東山再起,魚朝恩吞不下這口氣,總想找機會再把他打壓下去。然而,當今天子對郭子儀甚為倚重,況且郭子儀又手握重兵,魚朝恩明裏找不到機會,只好在暗中做下這等卑鄙齷齪之事,以泄心頭之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