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稅法:危機與拯救

據說楊炎這個人有三大優點:一,長得帥;二,文章寫得漂亮;三,擅長理財。所以史書毫不吝惜對他的贊美之辭:“美須眉,風骨峻峙,文藻雄麗”,“有風儀,博以文學,早負時稱”,“救時之弊,頗有嘉聲”。(《舊唐書·楊炎傳》)

代宗時代,楊炎憑借前兩個優點贏得了當權宰相元載的賞識,頗受重用,可惜元載垮台後,楊炎就被貶到了山高皇帝遠的道州(今湖南道縣)。直到德宗即位,他的人生才突然躍上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時,他的第三個優點也才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楊炎一入相,首先解決的是皇帝的“小金庫”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小金庫,主要用以宮廷和皇室的一些額外花銷。一般情況下,小金庫的錢是有限的,皇帝大人也得掰著指頭過日子,稍不留神,大手大腳一下,皇帝也不免變成“月光族”。所以,大多數皇帝都會想方設法擴大小金庫的收入。如果皇帝賢明的話,這方面往往還比較節制,要是碰上昏庸奢侈的敗家皇帝,那朝廷的國庫就遭殃了——小金庫花光就從國庫掏,反正天下都是朕的,朕愛怎麽掏就怎麽掏,想掏多少掏多少,誰也管不著!

有唐一朝,朝廷的國庫名為“左藏”,宮內的小金庫名為“大盈”。開國伊始,李唐朝廷就訂立了一套制度,對國庫實行非常嚴格的監管。每年春夏秋冬四季,負責管理左藏的庫藏部(太府寺)都會對各地上繳的金帛分批點驗,然後悉數登記入庫,同時還要由審計署(比部)負責監督,實地查對,以防出現貪汙現象。因此,在安史之亂前的一百多年裏,左藏庫和大盈庫涇渭分明,一般不會出現皇帝亂掏亂摸的現象。

然而,到了肅、代之際,一切就全都亂套了。

問題首先出在朝中那些居功自傲、驕橫跋扈的武將身上。這些人自恃對國家有功,加之手中握有重兵,於是就把左藏庫當成了他們家的提款機,隔三差五就來提上一筆,連收條都不帶打。

面對這些肆無忌憚的軍閥,管理國庫的官吏們都是敢怒而不敢言。當時的全國財政總監(度支使)第五琦就為此大傷腦筋,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把左藏庫裏的金帛全都搬進了宮中的大盈庫,交給宦官去管理。如此一來,軍閥的魔爪固然是鞭長莫及了,但不幸的是,國家財富轉眼又落進了宦官的腰包。在肅、代兩朝的二十余年間,有權力染指大盈庫的宦官前後多達三百余人。不管是庫藏部還是審計署,沒有人知道這三百多個宦官究竟從國庫搬走了多少金帛,也不知道國家每年的財政收入到底是多少。

除了窮兇極惡的軍閥和監守自盜的宦官外,還有一支無形的手也時常在內庫中進進出出,而且比前二者更為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那是誰的手?

當然是皇帝的。

以前內外兩庫涇渭分明的時候,皇帝大人也時不時會落入囊中羞澀的窘境。現在好了,沒錢花的時候也不用跟度支使開口了,只要往大盈庫伸伸手,想拿多少拿多少,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真是不亦快哉!

楊炎上台時,擺在他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腐爛的局面。

他知道,如果不從國庫的整頓和監管入手,治理國家財政根本無從談起。

大歷十四年年底,楊炎向德宗李適鄭重提出:“財賦者,國家之大本,民生之命脈。社稷興亡、朝廷安危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如何管理國家的財政收入,所以歷朝歷代,都委派重臣進行掌管,但盡管如此,仍然無法徹底避免物資損耗和賬目不清的情況。如今,國庫被宦官把持,每年的收入多少,開支多少,盈余或虧空的情況如何,朝中大臣全都一無所知,政治上的弊端,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臣建議,自即日起,將國庫的管理和監管之權交回相關部門。至於宮中所需,每年可列出預算,由國庫如數劃撥,保證宮中用度不致匱乏。只有這麽做,才談得上財政的治理。”

德宗欣然采納了楊炎的建議,當天便頒布詔書,宣布從今往後,所有財政收入全部劃歸左藏庫,每年只需精選三五千匹上好綢緞,作為宮廷用度送交大盈庫。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正月,楊炎又提出了一項重大的財政改革措施,徹底廢除了已經在唐朝實施了一百多年的“租庸調法”,代之以一項全新的賦稅制度。

這就是中國經濟史上著名的“兩稅法”。

舊有的租庸調法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租”是指田賦,“庸”是指勞役,“調”是指捐稅,正所謂“有田則有租,有身則有庸,有戶則有調”。自唐朝開國以迄高宗時期,這項賦稅制度一直運行得還算正常,但是從武周時代起,地主豪強兼並之風大起,失去土地的農民開始大量逃亡,到開元年間,逃戶現象日趨嚴重,至玄宗末年,均田制實際上已經遭到嚴重破壞。在此情況下,各級政府的戶籍、田畝档案就變得混亂不堪,與實際情況極不相符了。安史之亂爆發後,根據戶籍、田畝档案進行賦稅征收更是變成一句空話。各級官員為了交差,往往采用非常手段,在短時間內強制征收、加重攤派,令轄境內登記在籍的百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