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三鳥:危險的“平涼會盟”(第2/3頁)

德宗猶如五雷轟頂,木立當場。

一切都被李晟和柳渾料中了!

這幫狗娘養的吐蕃人,為何如此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呢?

當天晚上,德宗就命人把戰報送到了柳渾手上。第二天一早,德宗召柳渾入宮,不無尷尬地說:“賢卿是個讀書人,沒想到卻能對敵情判斷得如此精確!”

會盟失敗後,德宗的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吐蕃人再度入侵的消息讓他惶惶不可終日,並且又讓他動了逃跑的心思。李晟等人察覺後,極力勸阻,才勉強穩住了德宗的心神。

雖然德宗被勸住了,但是吐蕃人的威脅還是讓他如坐針氈。閏五月二十一日,德宗匆忙派遣宦官王子恒,攜帶求和詔書前去原州晉見尚結贊。

這真是風水輪流轉。幾個月前是吐蕃人低聲下氣來求和,還被德宗屢屢拒絕;現在卻輪到他向吐蕃人求和了,人家會買他的賬嗎?

很遺憾,王子恒剛剛走到唐吐邊界,還沒跨進吐蕃境內,就被人家給轟了回來,連尚結贊的面都沒見著。

德宗百思不得其解——當初死乞白賴跑來求和的是吐蕃人,如今幡然背盟、刀兵相向的又是吐蕃人,他們到底想幹什麽?

尚結贊很快就給了德宗答案。

就在德宗惶惶不安、愁腸百結的同時,尚結贊正在原州對被俘的唐兵部尚書崔漢衡說:“我用黃金打造了一副鐐銬,本來打算銬住渾瑊,送給我們的贊普(國王),沒想到卻讓他跑了,白費一場力氣,只逮住你們這幫不痛不癢的人。”

隨後,尚結贊又接見了幾個俘虜。

其中一個是馬燧的侄子馬弇,另外還有宦官俱文珍,渾瑊部將馬寧等人。

尚結贊和顏悅色地對馬弇說:“我們胡人把馬當做生命,去年冬春之交,河曲一帶寸草不生,馬匹餓得不能動,那時候,如果侍中大人(馬燧)渡河攻擊,我軍必定全軍覆沒!在那種艱難的局面下,我才不得不與貴國和談。多虧了侍中大人全力相助,終於促成了這件事。如今我方將士得以保全,我豈能再扣押他的子侄!”

說完,尚結贊當場釋放了馬弇、俱文珍、馬寧等人,將他們全都遣送回國。而崔漢衡等一批高階官員,則被押到了吐蕃後方囚禁。

馬弇等人回國後,德宗很快就從宦官俱文珍的嘴裏聽到了尚結贊跟馬弇說的那番話。

德宗恍然大悟,同時也恨得咬牙切齒。

原來,所謂的會盟純粹就是一場騙局!

而最可恨的是——馬燧居然跟吐蕃人暗中勾結,把天子和朝廷通通給賣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六月初五,也就是馬弇等人回朝的第二天,德宗立刻下詔,加授馬燧為司徒,仍兼侍中,但河東節度使、兵馬副元帥等其他軍職全部免除。馬燧做夢也沒想到,他處心積慮跟李晟唱反調的結果,竟然是和李晟一個下場——被德宗以“外示尊寵”的手法徹底剝奪了兵權!

得知馬燧被德宗解除兵權的消息後,尚結贊心滿意足地笑了。

事實上直到這一步,尚結贊的棋才算剛剛走完。

從去年九月遭遇李晟伏擊、在汧城險些喪命的那一刻起,尚結贊就開始精心設計這盤棋了。他的第一步是親自帶兵到鳳翔走了一趟,卻對鳳翔秋毫無犯,故意空手而回,以此陷害李晟;表面上看,這麽做好像有些小兒科,但後來的事實證明,此舉發揮了四兩撥千斤之效。他的第二步棋,是利用馬燧與李晟的嫌隙,讓馬燧選擇主和的立場,然後通過他影響德宗、促成和議。第三步棋,是利用“平涼會盟”的機會抓住或殺死渾瑊,繼而放風聲給德宗,讓德宗以為馬燧和吐蕃之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從而借德宗之手除掉馬燧或至少解除他的兵權。

走完這三步,尚結贊就能把李晟、馬燧、渾瑊這三個“唐之良將”全部擺平,讓唐朝的大門從此為他徹底敞開!(《資治通鑒》卷二三二:“尚結贊惡李晟、馬燧、渾瑊,曰:‘去此三人,唐可圖也!’”)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環環相扣、一石三鳥的完美計劃。當然,這個計劃要想順利實施,不能沒有德宗李適的配合。而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德宗確實跟尚結贊配合得相當默契——不僅讓吐蕃人成功渡過了一場“羊馬多死、糧運不繼”的危機,而且還把尚結贊最憎恨、最顧忌的李晟和馬燧從戰場上拿掉了,為吐蕃日後的入寇打開了綠燈。

總的來看,除了渾瑊僥幸漏網之外,尚結贊的這盤棋走得可謂相當完美。

他足以為此感到自豪了。

然而,盡管尚結贊憑借他的謀略化解了危機,可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副作用卻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全消除。從去年冬天開始,一直到這一年六月,屯駐在鹽州和夏州的吐蕃守軍始終受到糧運不繼、補給短缺的困擾,很多人都染上瘟疫,並且患上了嚴重的思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