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藩鎮宣戰(第2/2頁)

然而,天子和朝廷始終未作任何表態。

最後,劉蕡默默收拾行囊,黯然離開了長安。據說,劉蕡後來輾轉數道,先後做了幾個節度使的幕僚,終其一生也未能正式入仕,到死都是個不入流的“吏”。

不過,話說回來,劉蕡的這種結局也未嘗不是好事。

道理很簡單——連天子本人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他一個小小的劉蕡就算入仕為官,不也是宦官砧板上的魚肉嗎?

這些年來,除了“宦官亂政”令人心焦之外,帝國的藩鎮事務也是一筆讓人無奈的糊塗賬。

穆宗一朝,成德出了個王庭湊,盧龍出了個朱克融,魏博出了個史憲誠,武寧出了個王智興。無一例外,全都是通過兵變上台的。穆宗李恒像是一個有心無力的救火隊員,剛開始還東奔西突地撲了幾下,後來發現再怎麽努力也是白搭,索性閉上眼睛當鴕鳥,對藩鎮一律采取妥協政策。

到了敬宗一朝,局面更是混亂不堪。先是昭義的劉從諫父死子繼,朝廷承認他為留後,不久又任其為節度使。緊接著,幽州又發生兵變,亂兵殺了朱克融和他的長子朱延齡,擁立其次子朱延嗣接管軍政。稍後,兵馬使李載義又殺了朱延嗣和他一家三百多口,自立為留後。敬宗照例聽之任之,於數月後任其為節度使。

差不多在此前後,橫海(治所在今河北滄州市)節度使李全略死了,他的兒子、節度副使李同捷又擅自兼任留後。文宗登基後,李同捷隨即送他的兩個弟弟入朝為質,希望以此換取朝廷對他的任命。

對李昂來講,這顯然是他帝王生涯中的第一個考驗。

如果承認李同捷,那無異於自動承認自己跟穆、敬二宗毫無二致,都是奉行鴕鳥政策的窩囊天子;如果拒絕承認,那就意味著一場戰爭。

剛剛即位的文宗李昂,敢下決心和藩鎮開戰嗎?

他不敢。

可是,既想避免戰爭,又不甘心被藩鎮牽著鼻子走,該怎麽辦?

文宗想來想去,最後只好采取折中的辦法,把天平(治所鄆州,今山東東平縣)節度使烏重胤調往橫海,再把李同捷調往兗海(治所兗州,今屬山東)。

文宗本以為這樣一來,既遂了李同捷當節度使的願,又維護了朝廷的臉面,也算是個兩全其美之策。

然而,接到調令的時候,李同捷卻發出了一聲冷笑。

在他看來,天子這一招叫做調虎離山。

老虎一旦離開自己的山頭,被人扒皮的日子還會遠嗎?

這麽簡單的道理,李同捷不會不懂。於是他假托被將士留住,拒絕赴任。

文宗犯難了。

他意識到,眼下的河北諸藩早已被穆、敬二宗寵壞了,朝廷要麽聽之任之,要麽斷然宣戰,二者必居其一,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怎麽辦?

是不畏強藩迎難而上,繼承憲宗遺志,讓曇花一現的中興大業重放光芒,還是無所作為得過且過,步穆、敬二宗之後塵,關起門來做一個奉行鴕鳥政策的“太平”天子?

要論志向,打從江王時代起就熟讀《貞觀政要》、對太宗皇帝充滿無限景仰的李昂絕不至於胸無大志。對於安史之亂以來的歷史積弊,以及穆、敬年間的種種政治亂象,他也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在內心深處,李昂的中興李唐之志絕不在當年的憲宗李純之下。

如今,李昂唯一缺少的,也許就只有行動的勇氣了。

太和元年盛夏的那些日子,大明宮中燠熱難當,李昂在輾轉反側中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最後,他終於做出了抉擇——向藩鎮宣戰。

他要用行動向天下人證明,如今的大唐天子絕不是一個空懷夢想、志大才疏的人,他有信心、也有能力維護朝廷的綱紀和尊嚴,重塑李唐中央的權威。

這一年八月,文宗毅然下詔,革除了李同捷的所有官爵,命烏重胤、王智興、史憲誠、李載義、李聽等七道節度使發兵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