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毒殺親子的胡太後(第3/9頁)

胡氏晉封為承華世婦,世婦在北魏後宮是倒數第二級的老婆,最末是禦女。老婆們分七級,世婦地位可想而知的低。

進入後宮的女人大抵抱著這樣一種想法,第一,要和老公做愛。對尋常人來說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她們卻是一種奢望。第二,懷上兒子。

胡氏應該滿足,畢竟老公和她上了床,但她希望好運繼續,能夠懷上兒子。可是北魏國後宮的女人們卻沒有一個人願意第一個生兒子。

北魏宮廷仍舊沿用拓跋珪定下的鐵一樣的律令,立子殺妻,子貴母死。這項殘酷的詔令嚴格執行了六十年,拓跋珪的劉皇後、獻文帝的夫人李氏和孝文帝的皇後林氏都被這條殘酷的規矩奪去生命。因此所有的嬪妃常常向天祈禱,願生諸王、公主,不願生太子。生男孩可以,第一個男孩決不生。所以,元恪至今沒有兒子。

胡氏不這麽想,倔強地表示:“天子豈可沒有兒子,怎麽能畏一身之死而令皇家沒有子嗣?”

很快她懷上元恪的孩子,和她親密的姐妹勸她墮胎。兒子當上太子,不等他坐上龍椅,你先死了,何苦呢?讓別人先生,我們後面等著,養個親王不一樣榮華富貴嗎?

胡氏志氣確然,幽靜夜色之中向蒼天表白心跡說:“願所懷是男嬰,他就是長子,子生身死,在所不辭。”

西北女人個性鮮明。上天不負人心,胡氏果然產下一個男嬰,男孩一出生就陷入到宮廷陰謀中。胡氏面對的是高句麗世家皇後。

宣武帝元恪第一任皇後於氏出自北魏帝國勛貴之家,爺爺於栗磾是鮮卑大酋長。於氏家族世代高官,一皇後,四贈公,三領軍,二尚書令,三開國公。元恪立於氏為後,不過想拉攏於家勢力對抗有權有勢的皇叔們。

性情沉默、寧靜寬容、不嫉妒的於氏不適合來後宮這種不得見人的去處。北海王元詳的母親高太妃有話:“女人不忌妒要挨鞭子!”於氏做皇後只是倚靠家族勢力,並非憑真本事。

後宮這灣水深,帝國各種勢力交匯之處,女人們施展才華所在。什麽是真本事?城府深厚,笑裏藏刀,八面玲瓏,爭寵獻媚,心狠手辣,兩面三刀,踩賤著別人擡高自己。單純憑借自身的美貌和床上的技術,難免被世人視為狐狸精,縱使受寵一時,也落不了好下場。

於氏家族顯赫,背景深厚,啃老族不得長遠。後宮那是精英女人們競爭的戰場。好心人沒好報。於氏死了,象爆竹煙花般留給後人一個小小的光焰。

公元501年,14歲的於氏入宮受封貴人,同年立為皇後。貴人三夫人之一,地位次於皇後和昭儀。四年後生下皇子元昌。元昌三歲時夭折,於皇後莫名其妙死去。

死亡證明寫得清楚明白,病亡。兒子母親接連病死,這一切奇怪嗎?奇怪。巧合嗎?巧合。魏書載:“(於皇後)生皇子昌,三歲夭歿。其後暴崩,宮禁事秘,莫能知悉。”

誰也不清楚怎麽回事,誰也說不明白。於家再牛,除了病亡調查不出什麽來。然而,沒有人相信死亡證明。魏書又載:“世議歸咎於高夫人。”

高夫人是誰?元恪的貴嬪,貴嬪也是三夫人之一,故而稱高夫人。高氏不是紅色子弟,而是後起新貴。

高氏的姑姑是元恪的生母;高氏的伯父是當朝宰相高肇;高氏的伯母是元恪的姑姑高平公主;高氏堂嫂是元恪的親妹長樂公主。令人眼花繚亂的裙帶關系,簡而言之一句話,高氏是正牌外戚。

元恪母親高皇後生於高句麗,高貴嬪應該生於遼東。盡管韓國學者對於高皇後的高句麗血統感興趣,但人家高氏家族拒絕承認高句麗人,標榜為渤海高氏,只不過在高句麗住過一段時間而已。

高氏比於皇後晚三年入宮,頭一胎是男孩,早夭。第二胎是女孩,高氏極其失望。自己生的男孩死了,於皇後的孩子活蹦亂跳,怎能不生氣。此時高家權勢炙手可熱,高肇把持朝政,做掉於皇後想也並非難事。

於皇後一死,高夫人晉位皇後。高皇後忌妒成性,誰也不能和老公親熱,看管嚴格。別說世婦、禦女,即使昭儀、夫人一概不準。有的嬪妃直到元恪病死,沒能和老公上一回床。

元恪和他爹孝文皇帝一個德行,怕老婆、妻管嚴。馮潤皇後不允許孝文帝到其他女人床上過夜。孝文帝曾經無可奈何地對身邊人說:“女人忌妒心太強,別說平民百姓,看看我就知道。”

不過,孝文帝的女人們比元恪女人幸福。孝文帝死後,三夫人以下的妃子都回家了。宮中只留五位,左右昭儀和三個夫人,馮潤皇後賜死了嘛。回家的嬪妃改不改嫁不知道,性生活總是有的,算孝文皇帝給她們所做的人性方面的補償吧。封建帝王的皇帝們死後妃子們殉葬的殉葬,守寡的守寡,出家的出家。孝文皇帝在這方面做得讓人稱道,據說直至明朝還有殉葬的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