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毒殺親子的胡太後(第6/9頁)

繼馮太後之後,又一個女人登上北朝的歷史舞台。胡充華稱朕,文武大臣上書一律稱陛下,北魏進入長達十年之久的胡太後專政時期。胡太後任用父親胡國珍和崔光、侯剛、劉騰等為她掌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執政,拉攏皇族勢力,親王元雍、元澄、元懌、元懷皆掌大權。胡太後收買人心,昭雪積冤,北魏政局慢慢變得平靜寧和。

南北朝離不開戰爭,豪奪不成,便巧取。蕭衍的浮山堰合攏,巨大的堤壩攔住滾滾的淮河水。淮水漫出河岸,兩岸數百裏土地一片汪洋,北魏淮南重鎮壽陽城浸泡在大水之中。北朝女主要與南朝聖主展開一番較量了。

浮山堰

浮山堰是偉大的,因為它開創了一項奇跡,攔截淮河;浮山堰是可恥的,因為它為戰爭而建造,奪去無數人的生命和巨大的財富。

浮山堰應該是當時世界最長的堤壩,全長九裏,約3600米。現在的三峽大壩不過2309米。浮山堰和三峽工程沒有可比性,後者造福萬民,前者卻是殺人的利器。不可否認的是,浮山堰是一個奇妙的構思。

人類的許多奇思妙想往往萌發於刹那間的火花。北魏將領王足投降南朝路過壽陽,當時江淮大雨,河水泛濫,大水灌入城中淹沒房屋,只差兩塊木板的距離城墻也被淹沒。

驟雨不能長久,只要河道疏通,大水不日便會消退。王足來到南京,勸說梁武帝蕭衍堵塞淮河,水淹壽陽。王足只是說了他的想法,作為投降異國獻上的禮物,蕭衍為它傾注全部的熱情。

鐘離大戰,梁軍一舉挫敗魏軍南下企圖,卻無法拿下北魏淮南重鎮壽陽。基於守江必守淮的戰略思想,蕭衍面對魏國釘入淮南的釘子如鯁在喉。強攻、智取,蕭衍無所不用其極,均被壽陽守將李崇化解。

李崇是獻文帝生母李氏的侄子,時稱“臥虎”。諸葛亮號“臥龍”,可見此人之不凡。蕭衍使出反間計,封李崇為車騎大將軍,他所有的兒子一律封侯。宣武帝元恪愣是不上當。大水淹壽陽,李崇端坐城頭寧願淹死不肯離開壽陽一步。

大水消退,那是因為有河流。我把淮河堵上,看你走也不走。蕭衍興奮起來,著手商議淮河築壩。

韋睿曾經堰肥水淹合肥,可肥水不過是條支流,淮河那是僅次於長江黃河的大河,堵塞淮河,談何容易,這是一項無法完成的任務。

偉大構想的實現都是艱難曲折的,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裏。蕭衍相信這條真理,派出兩名水利工程學者去實地勘探,其中一人是中國歷史著名科學家祖沖之的兒子祖暅,祖暅本身也是一名科學家。兩人實地調研一番,回來向蕭衍匯報:“淮水中沙土松軟流動不堅實,工程無法完成。”

蕭衍成功之處在於自信,失敗之處亦在於自信。他不相信科學家,相信自己。人定勝天,有什麽辦不到的。築!

朝廷動用二十萬軍隊及勞工開始興建大壩,以康絢為水利總指揮。康絢是今新疆人,康居國後人,自打襄陽起兵就跟隨蕭衍,是個蕭梁王朝的老人。工程南起浮山,北至潼河山,采取從兩岸向河內投土石,逐漸推進,至河中合攏的辦法。

起初工程很順利,公元514年秋天動工,第二年春天建成。施工季節選在冬季,因為水流小,然而正是因為水淺,根基打得不結實。春水一生,一夜風雨,大壩垮掉了。驗證兩位科學家說過的話,淮河沙土松軟打不牢地基。

失敗了,所有的人均持懷疑態度。蕭衍頂住巨大的壓力,堅信理想之正確。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一次。

責任不能由自己背,蕭衍怪罪於淮河中的蛟龍,說是蛟龍做崇、使壞。你擋住人家的去路,人家清理你的壩。蛟龍畏鐵,龍頭有鐵硬嗎?這一次蕭衍冶煉數千萬斤鐵。大煉鋼鐵,家裏有鐵都要拿出來煉。說是沉入河底,以鎮蛟龍。蕭衍沒那麽蠢,那是打河基用的。

鐵畢竟少,加之表面光滑,土石覆不牢靠,大壩仍舊無法建成。人類的創意無窮盡,有人建議用大樹做成井狀的木欄圈,中間填滿石塊,然後填土。辦法確實好。人們砍伐樹木,擔土運石。沿淮百裏之地光禿禿一片,一塊石頭、一棵樹看不到,全部拋進淮河之中。

吸取上次築壩的教訓,此次夏季修築。工程浩大,工作艱苦,挑擔的民工肩膀磨爛。夏季疫病流行,工地上死屍相連,蒼蠅蚊子蛆蟲漫天遍地,鳴叫聲不分晝夜。秋去冬來,淮河迎來少見的寒冬,由於缺乏禦寒衣被,民工凍死者十之七八。

梁國的築壩工程驚壞北魏胡太後,不斷派出魏軍進攻浮山堰,康絢擊敗魏軍。魏國欽差大臣李平督率李崇、崔亮、蕭寶夤等水陸軍隊猛攻硤石。硤石城破,眼見魏國大軍殺到浮山堰。誰知魏軍將領發生內訌,崔亮不服李平和李崇,私自以病重為由回洛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