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信使的遭遇(第3/3頁)

上任淮南後,陳少遊照樣斂積財寶,累至億萬。但值得一提的是,他愛財,但又不吝嗇於財,也就是說舍得花錢,在工作中,能用銀子把每個階層都擺布好,而且辦事幹練,所以在淮南時政績民聲倒也不錯。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發生了一個大事變:當年秋十月,被征來去解襄城之圍(當時被反叛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的軍隊所圍困)的甘肅涇原士兵,路過首都長安時,因不滿朝廷的寒微待遇,而發生嘩變,尊原幽州、盧龍節度使朱泚為帝,迫使唐德宗逃出長安。此時,負責朝廷賦稅的度支汴東兩稅使包佶在揚州,手裏掌握著八百萬貫稅款。陳少遊逼迫包佶交出這筆巨資。包佶以秘信呈送唐德宗,要求將陳少遊治罪,皇帝認為大亂未平,應以安撫為主,將此事壓下。後叛亂平息,包佶親自入朝,再次報告陳少遊奪取稅款之事,此時少遊很擔心,於是派使者飛速奔至長安,呈上書信說明情況:所取巨款,皆供軍急用;且當時涇原叛軍盤踞長安,事態不明,這八百萬貫稅款不宜押解至長安方向。最後陳少遊逃過一劫。在本故事中,如果不出意外,快遞員趙某入京所辦的,正是此差事!

陳少遊躲過了初一。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反叛朝廷的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在攻擊中原時,聲稱要兵進淮南。陳少遊甚懼,遣人給李帶信,極盡恭維之詞。李希烈給陳回復了一封“赦書”。但這封“赦書”後來卻落到了朝廷手裏。陳少遊大驚。再後來,政府軍在平叛的行動中繳獲了李希烈的《起居注》,其中有這樣一行字:“某月日陳少遊上表歸順”。陳少遊聽說後,惶恐不安,最終驚悸而死。但唐德宗還算厚道,見其人已死,未追究老賬,贈太尉之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