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與死亡有關的偏旁部首(第2/2頁)

後來的事情如鬼使所言,一切按部就班地發生著。當楊聽到楊錫家傳出哭聲後,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看來,幽冥地府也有接受賄賂之說。所謂拿了人家的手短,吃了人家的嘴短,得到當事人的好處後,幾個鬼暗動手腳,把生死簿上的名字悄悄改動,“楊”作“楊錫”,由“王”而“金”,偏旁部首一換,死亡便降臨在另一個人身上。這樣的辦法倒是聞所未聞。而那楊錫更是糊裏糊塗地成了替死鬼。關於鬼使索要錢財的事,《廣異記》中還有一例。

在這個故事中,主人公是長安武功人郜澄,其開頭部分與楊的遭遇大同小異,說的是他赴洛陽參加考試途中,於槐樹下遇一老婦人,為其看手相,稱其十日內必死,需做善事,比如為監獄中的犯人施舍酒食,這樣也許有可能逃過劫難。郜澄驚恐中聽其言,在附近的縣城買了酒食去獄中進行施舍,隨後返回樹下見老婦人,後者又令其迅速回家,不要去洛陽參加考試了。為了安全起見,郜澄迅速返回武功縣。到家後,郜澄感到沒什麽災病,就很高興,於是出宅門。剛一出門,就看到很多人拜倒路邊,自稱是附近神山縣百姓,得知郜澄被任命為當地縣令,所以前來迎候。郜澄很奇怪,這次沒到洛陽參加考試就返回了,如何被任命此官?而神山縣又在哪?正在猶疑間,有人騎馬而至,手持綠色官服,請郜澄穿上,後者迷迷糊糊地就穿上了,乘馬隨之而去。行了十裏後,又有人迎拜郜澄,說自己是慈州博士,告訴郜澄又從神山縣令升為慈州長史了,隨後將自己的馬交由郜澄騎,自己則乘驢。行了二十裏後,終於出現變化:那個自稱慈州博士的人狠狠地奪了郜澄之馬,微笑著看著他。後者迷茫地問什麽意思。

自稱慈州博士的人大笑道:“你現在已是新死鬼!幽冥地府捉你,你還真以為自己得官了?”

正如我們猜測的那樣,所有的一切都是鬼使設計的圈套。

鬼使將郜澄帶過奈河,來到地府。郜澄大呼冤枉,奔走到一個叫“中丞理冤屈院”的地方訴冤,中丞叫手下去查生死簿,手下當時站在中丞身後,他向郜澄示意,索要錢財,所謂“舉一手,求五百千”。而郜澄“遙許之”,用眼神告訴他:沒問題啦。那人查完生死簿後,對中丞說:“此人確實被抓錯了,陽壽還未到期。”這就是錢財的力量。隨後,中丞叫那人帶郜澄去一個叫“通判府”的地方,進行放人的最後一道程序。辦完手續後,那人帶郜澄出來,被把守“通判府”的一個鬼差攔住,向郜澄要錢。先前已接受郜澄賄賂的那人怒道:“郜澄是中丞的親屬,你等小鬼安敢索要錢物?”啊,這是大貪向小貪的警告。

回到楊的故事。他通過賄賂鬼使,逃過一劫。但在史上,楊還是以清正剛直著稱的,可以說是盛唐名臣。此人原籍陜西華陰,在武則天之後的中宗、睿宗和玄宗時代為官,不畏權貴,敢於直言,並以提倡古禮而著稱,為玄宗皇帝欣賞。其仕途線路為:陜西麟遊縣令、河南洛陽縣令、侍禦史、禦史中丞、戶部侍郎、華州刺史、國子祭酒、散騎常侍,六十八歲而終。